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可爱的苏联老大哥(求收藏推荐) (第4/4页)
业的股票价值就会上升。反之则下降。俄罗斯在建立资本市场的时候,消费市场还没建立起来。这时候各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还没有显示--—也不知道这些企业能不能盈利,能盈利多少。这时候产权价格没有衡量标准。这样的市场实际上不能叫做市场,因为人们无从了解市场上的商品(产权)。有人说这是信息不足的市场,实际上信息还没有产生。资本市场的信息来自消费市场,消费市场还没正常运作,如何产生正常的信息?俄罗斯把自己的国有财产,包括一些自然资源,估价为120亿美金,还不如西方的一个大点的企业值钱。曾凌风自己此时的资产,都有360亿美金,三倍于俄罗斯的国有财产。这也说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估价。因为企业的价值在于它的赢利能力,在消费市场还没建立的时候,不知道资本的赢利能力,所以无从估价。盖达尔的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把产权分了,企业变成私有私营,那就会生产大量优质的消费品,因为西方国家就是这么个状态。对于这个错误,有一个很好的比喻:西方人住着两层楼,俄罗斯人很羡慕。俄罗斯人也想盖两层楼,但是俄罗斯人却是从第二层开始盖起,第一层是空气。结果这楼就盖塌了。这第一层楼就是消费市场,第二层是资本市场。西方顾问和当时总理盖达尔,都想从第二层开始盖,就是先建立资本市场,这时(92-—94年)消费市场还不存在。这时的资本市场没有支撑物,它必然倒塌。而且,这个资本市场设计得十分可笑,其规则根本不可运行。私有化的方式是政府发给每个公民“私有化证”(92年9月1日发放),这个证大约值一万卢布。这一万卢布不是现在的一万卢布,而是91年的一万卢布。因为在91年根据政府估价。每人可以分到合当时的一万卢布的国有资产。发完这个证,政府就让公民自己拿着这个证,到国有企业换股票。可是企业愿意不愿意和你换,由企业说了算。没有法律规定企业一定要接受你的私有化证,然后给你它的股票。结果这些证在有些人手里就好使,在另外一些人手里就不好使。第三章可爱的苏联老大哥(求收藏推荐)在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