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快给我剧本_在他的城1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他的城19 (第2/4页)

/br>
    在老鼎丰买了月饼、油茶面、长白糕,俄式甜品又来勾引她,她站在秋林里道斯橱窗前捂住钱包,忍了又忍还是对修古丽姆下手了。

    修古丽姆像更油些的泡芙,中间挤满打发好的黄油,口感厚重元苘吃了一个有些腻,从食品袋里掰了块酸黄瓜鸡肉肠,微酸口感轻松解除甜腻。

    两人满手透明食品袋,边逛边吃毫无形象可言,吃饱喝足转战室外拍独特建筑。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元苘深切体验到了,出门前准备暖宝宝,需要时就去卫生间贴好。

    芮南露这个本地人比她抗冻,拉锁一拉,帽子一戴,双手插兜,就算最足对抗低温的准备。

    做为中东铁路枢纽,哈尔滨深受俄国文化影响,产生了许多折衷主义建筑。

    果戈里大街本是围绕东正教圣·尼古拉教堂广场建立的一条街道,文革期间红卫兵将教堂拆除,那个秋阳浮躁的日子过后“喇嘛台”就不会出现在后人记忆中。

    保存下来的百年建筑有些还在使用,芮南露忙着工作不知道熟悉街道悄然变化。

    大学时去过的咖啡厅停业了,旁边的服装店还在,好像……开了二十多年,亚细亚电影院正在翻修,虽然是她生活的城市,今日却有些旧地重游感慨万千。

    元苘拿相机找角度拍照片,芮南露用手机搜索不知道的老建筑历史和她一起学习。

    曾经哈尔滨主城区全是方石路(面包石),为了方便铺上混凝土,不知道长埋地下的石头看见中央大街身价飙升的同类有何感想。

    阿列克谢耶夫教堂位于士课街,砖红色俄式建筑边缘用白色勾勒,顶端拥有十分经典的“洋葱头”和十字架,复杂结构给冬季的雪提供容身之处。

    秋林商城窄窗间隔的科林斯柱、满铁公所的鹅黄色外墙、政府侨务办公室的法式穹顶、古典主义的环球银行旧址,处处都值得停留,细细回味历史的辉煌与衰落。

    元苘拍摄诸多相片,少不了和芮南露的合照,两张美好的脸注视镜头里结霜的长睫毛。

    果戈里大街全长两千多米,两人走热了也穿着羽绒服,走累了就坐公交各自回家。

    公交车里挂着民族英雄赵一曼的介绍,一曼街、一曼小学,这里的人尽全力歌颂她。

    车窗上凝结漂亮的冰花,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