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5 (第3/3页)
来,便是出来,也不敢再找沈莹了。沈莹在家里和王府两头打转,时不时的还要去张府看看外祖母舅母等人,忙的不行,刚开始还会念叨两声媗姐姐,媗姐姐却没给她递过一点儿消息,渐渐地也就放下了。*张琼年初及的,那时候沈家还没出孝期,不好谈婚事,如今时候正好,张氏请了鲁阳侯夫人作中人,替沈蔚上门求亲。鲁阳侯府是勋贵,自来就与成国公关系亲近,方夫人和张大太太又是闺中好友,由她来当这个媒人,再合适不过。这门亲事是两家早有默契的,原本张老太太寿辰过后,张氏就想提亲的,但是这段时间事情太多,又是徐媗作妖,又是沈莱两口子不和,就给耽搁了,如今诸事皆定,张氏便将此事提上了日程。沈蔚与张琼的婚事,沈家上下除了当事人沈蔚以外,皆是乐见其成,张家蒸蒸日上,张琼也是个大方得体的好孩子,又是当家太太的嫡亲侄女,谁敢说不行。沈家虽然有爵位,但这爵位不是世袭罔替的,原本到沈洵这一代,就该降爵了,是老国公的从龙之功,得到今上施恩,特许沈洵平级袭爵。但是这一代或者下一代,没有这样大的功劳,降爵是必然的,长此以往,五代之后,沈家就会变成平头百姓了。虽然现在考虑这些为时尚早,但从老国公去世之后,沈家一直在走下坡路,确是不争的事实,而张家是书香门第,族中为官的皆是科举出身,只要读书人的香火不断,张家就不会倒。张家老太爷是礼部侍郎,张家大爷在大理寺为官,二爷外放,两位爷虽然官位不高,但那是因着老太爷还在的缘故,等到老太爷致仕,就轮到他们出头了。再说下一辈,也就是张琼张珂的兄弟,家学渊源,也都是才气不俗的,将来循着父辈的路子往上走。张琼是长房的嫡长孙女,便是王孙公子也配得上的,所以这门亲事,连国公爷也满意的不得了。沈家承爵的是沈莱,沈蔚是次子,将来迟早是要分出去的,到那时,没了成国公府的名号,有个得力的亲家就很要紧了。再说沈蔚本身也是要走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