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06 (第3/3页)
变天的人之一,他的每一句话,都会是引发雷霆的信号。“下官…下官和文鑫大人,是、旧识…”终于他干巴巴的嘴唇翕动着发出了声音。“刘大人和文大人不仅是旧识,应该还是主仆吧?”忽然队列之末有人问了一句。又是哪个不怕死的语出惊人,众人目光齐齐望去,竟是前史官王玉之子王宁为。“王大人知道?”渊澄颇觉意外,这位王大人不在他的计划之中。“正宣十五年,也就是八年前,文大人一门三十余口一夜间丧生大火,一个归隐多年的前朝臣子,如此惨剧传到京城也没人会重视。”王大人说着看向刘申,语气颇有些讥讽之意,“而刘大人,就是在当年突然之间从一个无名小卒一路高升,直至屈居四品京兆府尹,这其中的辛酸历程,恐怕只有刘大人自己清楚。倒是有传闻说文大人一家惨死,并非天灾,而是人祸。到底真相如何,恐怕也只有刘大人能说个一二,毕竟那场大火烧得文家人尸骨无存,唯有刘大人一人幸免于难。”“莫非幕后之人是他……”诸官之中有老眼昏花的,净睁着眼说瞎话。皇帝听得殿中私语纷纷,眉梢一动,“刘申,王卿所言可真?”“皇上…下官…下官……”刘申哽咽地话不成声。“皇上,”渊澄瞟他一眼,“臣有证据,可让刘大人自认不讳。”皇帝诧异地眨眼。“来朝之前,臣命人去了趟国史院,想必收获不小。”渊澄追了句解释。“在殿外就传吧。”皇帝下令,他心里纵是有千般疑问,也只想着这事能在今日了断最好。怀敬王料事在先,考量周到,委实替他省了心。捧着厚厚一叠书册进殿的正是连齐和齐明秀。渊澄从上抽取两册,翻开几页,连同被皇帝揉皱的告示,一并呈上,“请皇上过目,此二册是前朝和本朝的官印刻样。”皇帝立马正襟,目光在三者之间徘徊。钟氏篡立新朝,将官印制度大改特改,印钮不同是其一,印文则是和前朝的小篆体完全不同的九叠篆,文字笔画折叠堆曲,并且线框扁圆没有棱角。这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