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7 (第2/3页)
他会信三分,如此一来他觉得在下怀有二心,从此以后限制在下的自由,终日困于府中。然而在下不会坐以待毙,迟早能再取得王爷信任,而你,若要再得到王爷倾心,无异于妄想。”齐明秀一直看着他,眼里倏忽闪过一丝厉色,乍然间却又笑意满盈,眉宇之间全无厉害之色,柔婉姿态活脱画中美人下凡,连文无隅也不禁多看几眼,听他轻声细语道,“文公子之智,我甘拜下风。你话虽不善却是另一种方式的宽解,倒是我私心过重,不识好人心。也罢,反正什么也逃不过你的眼睛,我再不会自作主张了。”齐明秀言罢,款款起身,双手微微合抱,做了个寻常告辞之礼。“如此甚好。”文无隅也站起,回礼之时压低了腰背。「求一个耽美文,太监和大臣的,忘记名字了,以前只看了开头,好像一个有权势的太监,抄一个大臣的家,那个大臣是有妻妾的。请知道的朋友告诉我下啊。感谢。」第94章这厢渊澄去了国史院。国史院乃典藏国家文书史籍之地,史官更是不可或缺的要臣,专门负责记录君主言行国政得失编撰史实。所谓“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史官者,须不畏强权、秉笔直书、彰善贬恶,方遗后世引以为镜,惩前毖后,强国安邦。秽行昭一朝,恶名彰千载。为人君主都希望贤明垂青史,功德盖古今,没有哪个帝王愿意自己的过失丑迹载入史册流传于世,即使史官的职行不得任何人干预是自古沿袭的规矩,然历代帝王仍不乏以权压直屠刀相胁而企图文过饰非掩恶扬长者。钟氏大康文皇也不例外。大康建朝之初,康文皇曾私下召见史官王玉,诱之重利威以性命,软硬兼施,欲迫使王玉改笔。然王家自大齐以来世代皆被遴选为史官,素秉承先人大史刚正不阿之气节,遵效‘不虚美、不隐恶’,文直事核,针砭时弊,百官崇之。康文皇利害不得,便起杀心。史官王玉暴毙而亡,有关大康如何取代大齐立国,罪行杀戮等也都由后任史官奉命斟酌修饰大称其长。念及王家数代功劳,王玉之子被安了个五品文职的闲差。而王家高洁世代为史,王玉又死得蹊跷,其子便疏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