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6 (第2/3页)
场失火,逼着他从考棚紧急逃生——若不是他这些年坚持运动,腿脚利落,关键时刻翻上了墙头,真要给那些突然冒出来的香烟吓死了。经过这些日子的折磨,还没进考场,李才子就已然心如古井,能淡然面对落榜的打击了。换了贡院这样条件绝佳的考场,他简直是如蛟龙归海,文思喷涌而出。开场七篇经义写得一气舒卷、意境高绝,四道判题紧依刑律,论诰两篇警快雅炼,五篇策问更是洋洋洒洒、淹雅宏通。他回家默写出文章给父亲看了看,李东阳便松了口气:“我儿才思郁郁莘莘,唯一可虑的就是在场中不能尽展,能写到这般,一个举子已是落入囊中了。”他向来不吝炫耀儿子,拿着这几篇文章到各部院给人看,得意地夸赞自家神童,顺便卖弄弟子的模拟考法。当年崔燮自己就靠着考前这套模拟法取中了举人、进士,后来又有他两个弟弟同年入泮,如今又把他儿子兆先练成了举子。模拟考法果然是善法,这群学生资质有高有下,考前苦模个一年半载的出来,不是个个都有了成果?王状元也相当认同,跟他一道劝人家子弟模拟考:“我家守仁到崔家试考过几回,回来后也说这样练法与平常作文章大不相同,最能磨砺思致,行文比之前又快了几分。”王守仁的心理素质比李兆先强得多,倒不怎么把考场上的干扰当回事,模考时最大的提升是一天之内连做数篇文章,练出了飞速成文的本领。转年二月初九,他便怀着满腹文章、一腔平静的心情,与李兆先等相识的才子结伴来到贡院外,又见到了进京赴考的祝举人。几人在龙门外相视一笑,互祝能同科中试,然后都在金吾左卫军的呼喝下脱衣露体,在瑟瑟寒风中拎着衣裳袜子受人搜检。祝举人那副眼镜倒不算违禁品,也给他带进了考场。拿着这眼镜,他就能一眼看全卷面上的文字,不必把卷子贴到眼前,看字写文时眼睛也不觉疲累,行文越发流畅。且经过那篇的折磨,他是实实地明白了怎么揣摩出题人心思,写出来的不再是炫耀才气的才子文章,而是更适应科场的文字。今科考官正是谢迁、王鏊两位八股名家。两人的文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