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5 (第1/3页)
你要去想的是天下百姓,是心性物理!你若为了小事偏离大义,我以后实在难再见你了!”王守仁感慨地说:“连我自己也只是愿意格物致道,穷致天理,却不想世兄对我这样有信心。世兄放心,我只是要待祝希哲进京来后劝他与他那些才子朋友为世兄写稿,断不会走偏路,辜负世兄期待。”如今他已中了举,又回到京中,再无闲事萦怀,也是该塌下心,追随朱子之说,穷究物理了。作者有话要说: 诗是李东阳的第252章王守仁要回家读书,崔燮以为得有半年见不着他了,却不想没过多久,他就跟着父亲一道出现在了翰林院。王状元领着儿子介绍给上司、同僚,带着满满的怜子之心说:“小犬明年要赴春闱,我怕他在家中胡乱学什么武艺、兵法,只得带来官署,亲自看着他些个。”王守仁少年俊朗、文采焕然,颇得大人们的好感。翰林院两位掌院学士如今都迁了内阁大学士,代掌院事的侍读学士吴宽便做主让他留下来,就在原先翰林秀才读书的公舍里复习。以他的身份,不能与庶吉士们同学,所以没个正经先生教他,平常也就是自己在舍里读读书,偶尔有哪位官人愿意指点,就过来指点他几句。崔燮是从来不敢给他讲什么的,怕误了他开创心学,倒依他所求到中秘库给他借了几回书,都是考亭学派——也就是朱熹和他弟子们写的书。王守仁就在翰林院遍观考亭学派著作,千帆过尽,还是回到了。他在余姚随娄谅学“格致之道”,却一直未能从所见物中格出什么道理来,因此以为自己格物的方法不对。这回恰正在语录中见着有问“进修之术何先”的,朱子答的是:“所存既非一物能专,则所格亦非一端而尽。如曰一物格而万理通,虽颜子亦未至此。但当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个贯通处。’”之前他读到此处只是泛泛而过,没细究这句话,如今重读,倒有些触动他的心思。中就有“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