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84 (第3/3页)
与张皇后情谊甚笃,小舅子们做得略有不周,天子大约也不会计较。崔燮怕的倒不是他们被计较,只怕他们俩出了错也没人计较,积微成著,养大了他们的贼胆儿。这心思自然不为外人道,他只跟典籍官道了谢,笑道:“新皇初践位,大朝这样的事宜自不可有瑕疵。他们虽年少,却是中宫的亲弟弟,更得做出个样子来给人看,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的。”典籍官叹道:“大人这份忠爱之心实叫人感佩。不过下官在翰林院待了数年,也有些心得想劝大人——大人若不想背后叫人说一声‘攀附外戚’‘夤缘得官’,不如还是疏远些张家吧。”崔燮拿着仪注的手在空中顿了顿,随即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不要紧,我又当不上阁老相公的,哪里就这么在意名声了?”反正他肯定能当个名垂青史的鉴人大师,后世出版社编时也得把他这个第一个点出王阳明要当圣人的人写出去,当世的名声好点差点无所谓。再说,把两位国舅管紧了,弄不好将来还能借舅舅的榜样扳正了正德呢。正德要是不宠幸刘瑾、不下江南,可能还能多活些年,生个好儿子,这就不用等嘉靖上位了。让嘉靖上位了能有什么好处?熬到几十年后说不定谢瑛都当上锦衣卫指挥使了,难不成他就图个陆炳上位,谢瑛能早点退休跟他同居去?呵,老了退休归退休,男人的事业可是很重要的,绝不能叫嘉靖耽搁他!崔燮越发坚定了要教好弟子的心,从库里抄了仪注回去,崔燮还写了纸条贴在桌椅墙壁上,假布成宫里的格局,叫两名弟子在他家里练习走路、见人、行礼。这两个傻孩子穿上了新做的曳撒,又看见崔家到处都贴着纸条,只当又让他们扮锦衣卫玩儿呢,练得倒比在礼部时用心。元旦朝贺时进到宫里,两人也都像实地演练一样用心行礼,全身上下规规矩矩、板板正正,特别给他们姐姐、姐夫作脸。弘治天子看了也高兴,因体贴皇后思念家人,便特地留了两位小舅子在后宫,夫妻们带着小舅子一道用膳。张鹤龄兄弟见了皇后也极有礼数,恭恭敬敬地叩拜,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