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7 (第2/3页)
着耳朵打听坊间传闻。尝味阁不愧是都城最大的酒家,各种坊间传言的集散地。楚昭在民众间的名声极好,当然,这也归功于他大力推广土豆红薯和棉麻纺织技术这些真正改善民众生活的东西。百姓的心思其实很简单,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就说谁的好话。听到民众发自内心的爱戴他,赞美他,楚昭又是害羞又是得意,不免觉得自己吃得苦都是值得的,这一次穿越没有白穿,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一个真正有理想有作为的五好青年,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正得意呢,突听大堂中锣鼓敲,惊堂木“啪”一声响,一个说书先儿亮了相,开始唾沫四溅地讲话本故事。今天这话本是坊间新出的,乃是一个清官的故事。不论什么朝代,老百姓都是喜欢清官的,在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心中总是盼望着有明君和清官能俯下身子体察他们的痛苦,为其做主。楚昭一开始和其他人一样,还听得津津有味,听了一会儿觉得不对劲了,故事里的反派似乎就是……就是自己对面这位“奸相”。而那位清官,怎么听怎么像张庭。一时不免沉下了脸,对身边的天权示意,让他前去查一查,究竟是哪路妖魔鬼怪在背后推波助澜,居然敢在他眼皮子底下作乱。回过神,就听到说书先生正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大清官和青梅竹马的小妾那段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噗”楚昭口里的茶一下子喷了出去,幸好崔景深闪得快,不然非被喷一脸不可。皱了皱眉,本来有洁癖的崔景深却摸出手绢,仔仔细细给旁边的楚昭擦嘴巴。虽然说书先生讲得投入,食客们明显对没有香艳段子的爱情故事不感兴趣,纷纷要求说书先儿快进到清官戏弄奸相的章回。这时突然就有人说:“我听说这故事里的人都是有原型的。”话音刚落,就有几个短打的帮闲含沙射影地对暗号,务必让在场的平民都深刻理解话本的内涵。楚昭听他们越说越过分,心里不由动了真怒。正好天权回来了,凑到跟前把安乐郡王所养外室的作为禀报上来,楚昭简直气得双手都在发抖。倒是身为当事人之一的崔景深忍不住露出一个笑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