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8 (第1/3页)
着嘲讽十足的文章,觉得十分的痛快。报纸里的内容也不全是讽刺的文章,还有其他的内容,像是新政的发布,和最近聊得最多的科举事件。“京报的人不得了。”林继善对京报的报道十分肯定,京报里的人可真是无处不在,这几天的报纸他可是每天都有看,报纸的内容可没一天是重复的,有时竟然把朝廷上讨论的事都被搬到报纸上。让百姓更直接体会朝廷的内部的变化。关于科举作弊的事,不止朝廷上下讨论激烈,在百姓之中因为京报的存在也参与了讨论中。朝廷里中有些大臣觉得那些考试带东西的并不是什么大事,查出来也就是了,跟监督的大臣并没有什么关系,另一边的大臣则认为,若是没有关系,当时为何心虚跪地求饶,而从那些大臣家里收出来的各大银行的银票绝对不是他们每年供奉所能及的。认为不是什么大事的人立刻站出来反驳,当初跪地并非求饶,而是见到三王爷的恭敬,至于银票,谁家没有些私产,哪道就只允许三王爷为商?躺枪的三王爷看着那些拿他说事的大臣,嘴角泛着冷笑,淡淡的开了口,“我倒不知那几位臣子的身家居然比起本王专做生意的人还富有,有机会倒要向他们讨教如何打理生意。”王爷的话落,让之前开口帮衬着的几人冷汗都流了出来。朝上的争论成了百姓中的谈资,还别说百姓有时对人的了解,比办案的官员还要清楚,像是那些被关的大臣中有一位刘姓监督,百姓八卦出来的内容就被发表到了报刊上,当然名字什么的都被做了替换。这位刘大人可是被立为典型,做出来的事在吴岱栂看来比他上辈子的两位亲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刘大人是家中的老大,下面有两个弟弟,一个娣,上有双亲,刘大人为了攀上师父,更好的走仕途硬是将老家中的娣休了,家里两个孩子也不认,死咬着说娣给他戴了绿帽子,娣被活活气死了,这还不算什么,刘大人声称自己是孤儿,入了师父的家门做了上门的门婿。在本朝想要做上门的门婿并不易,不是谁家没钱了,便把孩子攀个人家就行,在本朝想要做上门的门婿前提必须是孤儿。其实若只是这些,倒也不会让百姓对刘大人有多大的意见,见利忘义的人虽不多见,但也不是没有,可这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