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02 (第3/3页)
公斤重扁圆形石头,以增加臼杵捣下去的重量。舂米的人手握杵往下捣,直到米糠完全从糙米上剥落,然后用竹筛子筛去米壳儿,白米就呈现在眼前。也可以用半个锅底形木桶埋于地下,地面再接半个木桶。这样,每次可舂米四五斗,斗臼舂米的方式和杵臼也有所不同。不是用手直接捣臼杵,需要在大石臼后搭木架,中间架有一根类似跷跷板的横杆,横杆前端连接臼杵,杵上的石块约有十多公斤,太轻大米上面的壳儿无法去掉,太重大米就是被压碎。舂米时,试压的人利用自身的重量,用一只脚踩在横杆上,使其前端上翘,当脚松开时,臼杵自然落在大石中心,臼杵循环往复捣米,使米由糙变白。这只一种很原始的舂米方法,不管是石臼还是木臼都比较简单,本着工具多了总是好事儿的原则,商宸还是教大家把石臼和木臼都做出来了。大小都有,这样一来,就算是有点人家没有兽人,或者有的老人家可能根本无法踩得动那么重大的石臼,总不至于没有办法,只能每天用木棍砸吧,这样也还可以用小一点的木臼,每天慢慢舂米,总比每天用木棍砸来的快速。再者,用重大的石臼还可以把麦子碾碎成粉末,变成面粉,好做吃食。还有一种比较先进的舂米方法,不过这种方法其实不叫舂米,而是用叫做石磨的工具磨米,不但力量节省很多,最重要的是出米的速度要快的多。石磨在前世很多农村都有,并不少见,用起来非常简单。制作石磨一般选用白色或青色的花岗岩,要选那些花纹细致的花岗岩,石磨分上下两排,下排磨大概厚一尺半左右,连磨槽及外边沿直径三尺,实际磨中心直径只有一尺半尺左右。第一步:制下排石磨,在四周凿开一条磨槽,比下排磨还要再低五寸左右。当中做一个放磨心的窟窿,方形,大小一寸半左右。第二部:制作上排磨,做好后在该磨的下面当中做一个1一寸半左右大小的园形的深半寸左右的窟窿,再在边做一个宽二寸厚深2寸左右的放磨手的窟窿,还要在上排磨距直径三分之一处做一个两寸半寸左右大小的圆形的放入物品的洞。沿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