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2 (第2/3页)
内阁大臣做出了和首相相同的决定,通过了跨国合作的大框架草案。反正纺织业和钢铁业联合会的那些人也都对能大幅提高收益的技术心醉神迷,对吧?就算合作范围仅限于国内生产国内销售,那也值得去试试啊!其他细节都好商量,但夏尔的底线就是上头提到的,合作范围仅限于英国国内。这在一部分人眼里看来是循序渐进,在另一部分人眼里就是未雨绸缪了——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像夏尔这样的工厂在哪里都会挣钱的!那些潜在的市场,当然需要考虑!詹姆斯和内森的想法当然是后一种。就连他们都不得不承认,把他们摆到夏尔的位置上,他们也不会点头合作。就和夏尔最后和他们说的一样,他们之间的最大分歧在于——“我姓葛朗台。”罗斯柴尔德们信奉的是家族企业、兄弟合力,在职位任命上坚持只用自家人。从后世的观点看叫任人唯亲,肯定走不长远(事实上也的确没落了);但在现时的确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因为大多数人勾心斗角到兄弟也不能信任。那么,夏尔一个外人,自然会被排斥在这种利益共同体外。这种根本差距没有办法解决,那他们也就没有办法合作。这问题夏尔都知道,詹姆斯和内森更不可能不知道。只能说,他们完全打着为自家的心,没错;但夏尔绝不可能和这样的人合作,因为他不需要借用对方的力量、那就只会吃无形的亏。必须得说,这和米歇尔手里拿着几封信就拒绝罗斯柴尔德相比,夏尔的底气更足、足不知道多少倍。米歇尔不答应,罗斯柴尔德们还能想到其他途径;但夏尔不答应,这事就只能黄了。无论是詹姆斯还是内森,他们都做过不少投机生意,自然也经历过不少悬着心的时候。按理说,夏尔态度明确地拒绝了他们,根本就没吊着他们;但他们却感觉到了威胁,还是一种不动声色、却让人情不自禁地汗毛立起的巨大威胁——一个铜墙铁壁的商业帝国就在鼻子底下初现原形,他们怎么能不重视?所以在英法双方最终签订合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