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4 (第2/3页)
起了阿昊,师从何人?其余四人可都是在进学,有读私塾的,有读家学的。就只有阿昊,可是凭空冒出来的,当初为了让他参考,还是阿仪私下里请的禀生为他作的保。那可是拿出了他爷爷的名头。阿仪虽然在别院一住近十年,但却几乎没出来活动过,他让禀生作保,用他爷爷的名头,再加上他本身是知府的正君,才能轻松成事。要不然,阿昊想要参考,还有得麻烦了。阿昊的身份记录,他从小寄读书在亲戚家,那都是找不到的人了。所以他就说:“打小在亲戚家寄读,后来我父亲与爹爹过世,就没再读书了。过了一年,寄读的亲戚家也出了事,没剩一个人。后受周老爷的正君,余先生指点教化。”他的这话一说出来,别说刘知华等四人惊呆了,就连王教授与方知县也呆了。好半天,还是王教授说:“没想到知府大人的余正君,竟是大才之人。”方知县更是恨不得去把余明仪拉出来,跪拜一翻。有这么大的能力,还不得把北县的教育事业弄得蒸蒸而日,而自己的政绩就可以跟着上升。要知道,北县地处偏远山区,所辖的几个镇小而穷,人口也少,还分布得广。孩子们读书,差不多都是在私熟或者家学里,这也是当初余老进士的家学能办得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说没有现在的北县没有正式的官方学校。可是教化民众可是地方官员很重要的一项考核成绩,因此北县的县老爷年年考核成绩不过关,在这个鬼地方一呆就是十多年,就没挪个安窝啊。如果多了这一项成绩,他升官就指日可待了。其实他这回完全是走了狗屎运,北县居然一下子出了五个秀才。前几届,出个一个就算正常了,更有一个都没中的时候。可想而知,他今年的考核一定会得个优字了。“内子,姓余,仍山南余老爷进士的嫡孙。从小跟着余老爷子念书,因身为相公又体弱多病,极少外出。我们成婚后,他一直避居在这里养身子,与昊公子也算是有缘。”周老爷一副谦虚的说。“失敬,失敬。”王教授和方知县皆行礼。王教授本就是掌管教育之事。两人当然知道山南曾经出过进士,包括这位周知府,而余进士,在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