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5 (第2/3页)
能将他调开。再说,以臣看来,他未必会对此反对。”在沈莫看来,卫衍绝对不是那种会介意这种事情的人,当然也不可能会反对皇帝陛下广选美女充斥后宫。“朕当然知道他不会反对。他肯定巴不得朕的后宫充斥女人,朕再也没空搭理他呢。”景帝很清楚这一点,就是因为太清楚才会更觉郁闷。虽然他这么做并非是为了讨好他,但是卫衍非但不领情还肯定会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这种事真的让景帝情何以堪。见皇帝陛下因为郁闷而快要抓狂,沈莫立即明智地告退。过了几日,京中的局势越发严重。朝臣对于景帝的劝谏还没起到什么作用,景帝命人对于内务府的彻查却已经稍有眉目。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堂会审之下,多名内务府高官因受贿渎职等罪名入狱。而且,这彻查似乎有从内务府蔓延开来的趋势,弄得整个京都官场都开始惶惶不安起来。纵观景朝整个官场,廉洁奉公的清官固然有,但绝大多数官员都有些心照不宣的收入。这种事情,不查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真要认真查下去,景朝十有五六的官员要被砍掉脑袋,十有八九的官员要被下狱。在这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局势下,有几个官员敢打包票自己禁得起彻查,又有几个官员能在皇帝摆明了要追查到底的架势之下安稳睡觉?一场关于皇室内务的争论却在瞬间成为了肃清吏治的由头,成为了随时都会让人掉脑袋的催命符,这真的是众人一开始没有想到的。大概已经有官员在心里后悔为什么要轻易去捋景帝的虎须,但此时后悔显然已经太晚了,而且比起后悔或者继续纠缠皇室内务这些事情,把自己的帐目做做平把屁股擦擦干净才是真正的当务之急。当然景帝并没有打算杀到朝中无可用之臣,他的心中很清楚贪官污吏是杀之不尽的,而且水至清则无鱼,什么时候该查要看时机,什么人该杀则是要看目的,所有的一切在他心里都有一本帐,参考依据当然是前阵子众臣明里暗里的表现。不过,这些想法,他没必要也没义务知会众臣一声,任由得众臣每日把这明媚春日过成肃杀秋季,战战兢兢克尽职守再不敢随意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