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君臣_分卷阅读10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0 (第2/3页)

在书生举子间为国呕心沥血的响亮名声,启元帝的声誉定然备受质疑不说,还会妨害到他们日后将要推行的以法治天下。若是推行者自己都曾经无视律法,怎么让民众信服?

所以是自缚手脚,暂时动文相不得。

谢九渊宽慰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圣人都这么说了,一时忍耐是值得的,与其留个疑点,不如把文相办成最大的范例,让大家看看就是丞相犯法,也要与庶民同罪,岂不是扭转乾坤。”

道理顾缜都懂,只是一时心急,听得谢九渊宽慰,他露了个浅笑,忽然有了灵感,“九郎,我有个主意。”

谢九渊见他忍不住想窃笑的样子,挑了眉,问:“怎么说?”

顾缜凑到他耳边小声说了,谢九渊面露惊讶,好笑地在他后背警告性地轻拍了一下,故意沉声道:“这种后宅招数,陛下贵为天子,也好意思?”

“朕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顾缜丝毫不以为耻,振振有词地反驳,“还是文相自己天赋异禀。”

谢九渊绷不住脸,笑道:“只是还需等待时机。若是风平浪静,也不过是一桩丑闻而已。”

顾缜亦是同意,二人又说起水师之事,说到最后,还谈到了顾岚。

“本该给他行了冠礼”,顾缜语气又是担忧又是骄傲,“可他说还是留着这个由头,过两年先出宫建府再做打算。”

谢九渊面露赞赏:“如此佳儿,何必生忧。你当年独自登基,也不过是这个年纪。”

没想到说到自己身上,顾缜一愣,低笑:“我都要忘了。”

“我记得。”谢九渊握了他的手。

当年少年天子登基,谢九渊在家丁忧,尚且不识这位佛堂皇子,初闻消息,也替这位皇子叹过几声“艰难”,一个毫无根基的皇子,面对朝堂上一群人精,就如羊入狼群也似,如何不艰,怎能不难?

顾缜却在“先天不足”的苛刻条件下,独自面对虎视眈眈的朝臣,走出了一条荆棘之路。最后断送于内奸手中,也是虽败犹荣,没有人敢夸口,若是易地而处,自己能够比启元帝做得更好。

右相将启元帝的手捧至唇边一吻,“不论前世今生,陛下都是臣的骄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