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6 (第2/3页)
说出,欲升谢知非为枢密使的时候,不少人直接指出昔日武将掌兵是拥兵自重,随意废立天子,祸乱朝纲。自太祖、太宗以后,武臣从未出掌枢密院便是如此。更有激烈的人指出,此先例但凡一开,必定会重蹈昔日唐末宋初之乱局。收复祁连山、河曲等地,这是太宗、太祖都未能做到的事,如今在他在位的时候得以归入宋土,赵祯心里是得以的。昨夜回宫同庞妃述话之时,庞妃曾说他是天命之选,重现盛世之人。赵祯内心也很认可,否则他为何有如此多的文臣想佐,甚至连冰封了百年的唐代武将都在他在位的时候破冰而出,岂不正是说明他乃承天命光复汉唐之人?但是同时,赵祯是一个很难坚持自己主见的人,一旦被人反驳便会反思,若这是普通人那是一种美德,可若是一名天子,那将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缺陷。如今,被众臣所阻,再听臣子拿太祖之训来说,赵祯心中也开始动摇。杨轩冷眼看着这满朝臣子怒数武将诸多不对,甚至连今年黄河水难都以五行之说论为上天的警示将之推到谢知非身上。这些人里,有多少是真心为了国,有多有少人是为了自己到手的利益。即便他的恩师晏殊不断的做眼色,最终看到赵祯似乎被众臣说动,杨轩站了出来,朗声道:“陛下,臣有话欲问诸位大臣!”赵祯被臣子说得一个头两个大,见有人愿意给他分担炮火,立刻道:“讲!”得到赵祯的允许,杨轩慢慢的转了一圈,冷眼扫过了殿中臣子。最后,杨轩将手叠在身前,连珠带炮的问道:“臣只想问诸位,骁勇侯可曾私德有亏、可曾有负皇恩,可曾触犯国法、可曾结党谋私,可曾徇私舞弊,可曾收授银钱,可曾买官买官?”这话问倒了许多人,谢知非虽然可怕了些,但是杨轩问的这些的确没有。过了一会儿,有一人便说道:“以前不曾有,不代表以后不会有,吾等辅佐天子当防患于未然。”这话说得就比较虚了,按照这人的说法,只怕大殿之中任何人都做不得枢密使,除了老天爷,怕是没人能保证未来的事情会如何。偏偏大殿之中还有许多人附议,杨轩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