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国师_分卷阅读23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8 (第2/3页)

也都听懂了这九本书大致内容。

宿谊心想,十几天学完九年的知识,这些古人真是牛逼透了。

虽然大部分知识他们都学过。

在搞清楚这九本书的内容之后,在场人都表示,完全可以就按照这九本书来编写书,不需要多大改变。顶多将其分成粗浅、入门、高深等级别,让人自己选择学习。习题册可以单独列出来,不占用理论书籍的篇幅。

他们对其中公理、定理等概念和其推导十分感兴趣,并且认为在书中描述这些推导是一种创举。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若是在元之后,宿谊推广数学会被认为是不学无术,但现在无论是朝廷还是社会对数学都很看重。

在宿谊的世界中,唐宋的时候,算术还是国子监必学科目,其教材就是。

在这种背景下,宿谊编书的进程很快。不过编书的人都来借宿谊手中的“天书”,那缺胳膊少腿的字他们居然连蒙带猜猜出不少,只是那些符号让他们费解。

只是当接受那些符号之后,就跟那宿谊称之为“印度数字”——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公元五百年左右,由印度数学家发明的,只是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被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才叫阿拉伯数字。宿谊要推广,自然要为其正名。

不过宿谊这个文科学渣并不知道印度现在还不叫印度,所以别人也不知道印度数字为什么叫印度数字,后世便简称“印数”,并为其编写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来解释这名字。

“印数”现在已经在青州推广,并且辐射到华国其他地方。就像是“印数”一样,在搞清楚数学书上其他符号之后,这些符号很快就被研究的学者接受,并且教导弟子。在他们新编写的数学书上,也有这些符号的解释。

京城中,皇帝父子三人还在和朝臣们讨论要怎么推行宿谊所说文教方面事宜的时候,宿谊这边已经开始编书,并且在编书的过程中,“学宫”已经将新的数学知识传出,教导学子。许多人都千里迢迢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谁让宿谊在介绍这数学课本的时候装了一下逼,说那是他推算的基础呢?一些人或许对数学不感兴趣,但是对宿谊的“推算”感兴趣,于是抱着学会这个说不定再看看之类,会有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