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国师_分卷阅读23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37 (第3/3页)

及风俗习惯,来改编这个课本。

而且大纲也需要调整。义务教育的数学课本,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也算难了。宿谊需要将其中知识分成几个等级,分开编书,然后给不同的人看。

宿谊在独自琢磨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自己真不是这块料。也是他苦哈哈的用现在的文字,将九本书的目录誊抄了一份之后,就召集学宫的老师,来一同商量编书的事。

学宫的前身本是墨家一群人聚众研究的地方,后来其他学派的人也跑来了,最后儒学道家不甘示弱,也来了,甚至连佛家的人也要来看看。

这一处别院颇有些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感觉。因为慕晏纵容,他们在这里研究各种和朝廷不一定有关系,社会主流也不一定认可的知识,十分快活。

甚至因为宿谊很注意引导将这些人的知识变成产出,比如卖书,比如卖专利,比如卖门票等等,让这里不仅不需要耗费钱,还赚了不少钱。

当这里蒸蒸日上之后,外面就称呼这里为“学宫”了,以表示对这里的尊敬。

不过只是外界称呼,并未挂牌。这里的名字还是“呼啸山庄”。

至于为什么叫呼啸山庄,明显这名字是宿谊取的。别人给这个山庄的名字脑补了一千一万种出处,对于宿谊而言,大概只是一时兴起,或者叫一时恶搞吧。

宿谊道自己文不成武不就,只对推算上有些心得。而数不但是推算最基本的技能,也是社会各行各业,包括治国都用得上的东西,于是他拿出了最浅显的数书,希望能传到民间。不说推广,只要需要的人看到了,利国利民变成。

只是他不擅长编书,自己曾经学过的东西,这里可能不适用。于是他便召集众人一同看看,这其中取舍。

当宿谊将目录拿出来之后,众人懵逼状。

数是个很重要的东西,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大官,都会算数。如今对算术也比较重视,且已经有了比如之类的数学著作。华国的数学,在当今是领先于世界的。

据宿谊不可靠的记忆和知识,华国应是在元明的时候开始对算术不重视,甚至连算经十书都差点失传了。

宿谊说要刊印他所知道的数学知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