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国师_分卷阅读20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8 (第2/3页)

个小官了。

便只是一小小县令,对于大多数贫寒学子而言,何尝不算“青云路”?

这次春试之后,各地科举兴盛不少,或许世族还在观望,但庶族寒门学子,几乎都蜂拥而至,将科举当做人生第一重要事。若是落第之后,才会向以前那样,想着依附世族去当幕僚。

或许这种情况以后会改变,但现在,大家都认为科举是公平的,是皇帝的恩赐,是读书人的福音。而世族在无知无觉中,就被皇帝挖了人才的墙角。

可看不上这些庶族寒门的世族们,顶多只是担忧一下庶族寒门的官员多了,会挤占他们的官场名额,却没想到更深层次的问题。

皇帝挖了他们的墙角,就是断了他们的根。仅凭世族自己那点人,他们又能做什么事?

乡试和春试三年一次,但童试是每年都有的。青州作为自古读书人聚集的地方,今年童试的声势也很是浩大,有不少有名之人参与。

这些名士,有中的,也有落榜。毕竟吟诗作画可以,但论起科举考的那些,就不一定成了。于是专门钻研科举应试之人也逐渐兴起,各种习题之类也开始畅销。

宿谊觉得这算是财路之一,便搞起了五年科举三年模拟,咳咳,现在还没有五年科举,那就一年科举一年模拟吧。

宿谊为了帮墨家人保存典籍,折腾出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这次他的印刷术才真正显示出威力来,各种模拟题和经书飞快的从工坊运出,其上好的质量和相对低廉的价格,让读书人们爱不释手。

宿谊见这书本生意挺好做,便做起了全城的生意。他让印刷工坊,可以接全城书坊的单子,什么诗歌集,什么经义集,什么文章集,只要给钱,都给印,给多少钱印多少。

宿谊还张罗了些话本,印了不少话本。那话本比什么诗歌文章还更好卖一些。

宿谊赚到钱之后,就亏本印了不少技术类的书籍,比如怎么纺织,怎么种地,怎么盖房子,怎么改进农具之类,将其刊印出来。

科举兴起之后,每家只要稍稍有点钱,都会让子孙读书习字,即使是农家。因此很快识字的人越来越多。至少,每个村子肯定会有一个识字之人。这些书本,总会派上用场的。虽然现在可能卖不出去,但将来一定会有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