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88 (第3/3页)
宿谊委屈的想,还好之后有玉米红薯等不用占用良田的粮食作物,不然自己还真亏。而慕晏,不仅有大量良田,还在京外有土地宅子。在全国各地买地,是豪族们转移风险的一种方式。一般而言,他们都是在祖籍置田,让族人留守。慕晏自然也不例外。慕晏不仅自己庄子众多,慕家其他人逢年过节,甚至不年不节的时候,都会送大量的节礼给慕晏。慕晏说过不要贵重的东西,并将贵重物品多次退回,所以慕家人向慕晏联络感情,多是买的土特产或者自家庄子出产的土特产。至于土特产里面夹杂些什么珍稀药材珍稀食材珍稀毛皮珍稀牲畜什么的。哎呀,这些都是自家产的自家打的,不花钱不花钱。嗯,就当不花钱了。所以,慕晏家药材食材毛皮都是用不完的。宿谊沾着慕晏的光,也终于可以稍稍奢侈一点点。宿谊在住回自家的庄子,财务和慕晏分开之后才发现,原来拥有一个庄子的自己,并不能支撑自己如此生活。他吃喝用度在现代社会来说,也就是普通而已。在古代,居然算是奢侈了。他还对庄子佃农比较慷慨,为了提升逼格,还要在年节施粥——这个是皇帝要求他干的。那些庙宇都会在年节施粥,他这位天师不跟着做,民众们的心会偏。虽然宿谊已经给天下老百姓带来么那么多好处,但是,一些市井小民,就是看着点小恩小惠,就会把大恩大惠抛之脑后,实在无奈。宿谊算了算,家里还要养那么多下人,家里存粮的速度就挺少了。这时候抵御天灾人祸全靠自己存粮,存的粮食不够吃一两年,连小富之家都不如。他倒是想裁些下人,但这么大的宅子,也不能不用人。有了慕晏主动分摊生活用度,宿谊一下子就宽松了。在慕晏潜移默化下,宿谊很快就忘记分开两人收益,全混一起了。宿谊是脑子不够用,被“潜移默化”了。宿谊的管家和嬷嬷可不蠢。即使他们蠢,帝后也不可能蠢。但不知道是何缘由,他们默认了慕晏的做法,并没有提醒宿谊,由着慕晏侵入宿谊的生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