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73 (第2/3页)
r>几个缩小的四头身并排坐,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小大人一般,满脸都是惊讶,着实是可爱又可乐。想着想着,桓容不由得笑出声音。“阿兄?”“没事。”桓容单手握拳,抵在唇边咳嗽一声。这事终归只能想想。毕竟时代不同,后世来说无伤大雅的玩笑,今时今日却不能开,必须压在心里。实在憋不住,就只能关起来门来,没事自己偷着乐。不提婚事,袁峰很快恢复“正常”,提起来见桓容的主要目的。“游学?”桓容诧异,“之前不是去过?”“之前是去扬州,这一次,先生决定去宁州。如时间来得及,还会往交州一行。”听到此言,桓容下意识皱眉。袁峰去扬州,他没有任何意见。那里是士族的大本营,大儒聚集,文风鼎盛。一块板砖砸下,说不定就能砸到某个名士。此前袁峰随师游学,陆续拜访多位饱学之士,获益匪浅,更在治水上有所得。日前呈上条陈,内容颇具见地,很得几位大佬赞誉。若是单去宁州,桓容也不会有太多担心。周仲孙领宁、益两州刺使,积威甚深。邻近蛮夷被他收拾得没脾气,偶尔有挑刺冒头的,很快就被一刀咔嚓,压根掀不起多大的风浪。加上朝廷实行的政策,以及天子和桓氏家族手中的力量,只要桓容不倒,周仲孙就会安心的守着边境,为桓汉尽心尽力。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说是镇山太岁也不为过。袁峰在桓容身边长大,少有才学之名,周仲孙必定会设法结好,派人多加保护。再则,宁州正兴建第二座学院,依照范宁和桓秘的意思,必要从建康请先生过去。附近的郡县都得消息,沿途安全无需多虑。让桓容提心的是交州。交州叛乱早平,如今的州刺使对朝廷忠心耿耿,对袁峰不会有任何敌意。但州内经战祸不久,数月前尚有余孽生事,几座重要的郡城都是百废待兴,袁峰这时过去,桓容实在是不放心。看出桓容的疑虑,袁峰正色道:“陛下舞象之年征战沙场,生擒鲜卑中山王,立下赫赫战功。臣今已元服,不过是往边州游学,未有群敌环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