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50 (第3/3页)
商队之间很是有名。此外,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桓汉侍中贾秉的族弟。贾秉携族人投效桓容,一路从舍人做到正四品朝官,实是非同一般。然而,贾氏族人为官的却不多。例如贾科,聪慧不下族兄,却自始至终没有选官。在桓容登基后,更是主动留在幽州,始终没有踏足建康朝堂。数年下来,别说是长安,建康朝廷认识他的人都是少之又少。除荀宥、钟琳和石劭等潜邸旧臣,几乎无人知晓,这个长安有名的大商人,竟然是桓汉埋在北边的钉子,在桓容为幽州刺使时就已牢牢扎下。换成其他人,或许会心生不满。贾科则不然。贾家人的性格和行事不同寻常,纵然有惊才绝艳的人物出仕,即使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在民间的名声永远及不上王谢,更不可能成为王谢。没有足够的积累,家族永远会是士族中的异类。贾氏郎君甘愿放弃选官,隐藏身份潜入长安,就是深知这点。家族根基尚浅,朝堂上有贾秉一人足够。他人各自发挥所长,为天子所用,打下牢固的根基,才是家族立身的根本。贾科在长安搜罗消息,定期向天子上禀,并不经过朝廷三省。他手下聚集不少人才,既有豪杰之士,亦有鸡鸣狗盗之徒。少数是从幽州带出,忠心耿耿。余下皆是从北地搜罗。后者之中,有的是受他大恩,甘愿投效。有的则是拿钱办事,压根不晓得贾科的真实身份,以为他搜集消息是“商人天性”使然。北地战乱多年,盗匪屡剿不绝,更不用说胡人盘踞的漠北和西域。想要在乱世中平安行走,保住偌大基业,单会做生意远远不够。结好最强的几方势力极为重要。于是乎,贾科在长安扎根,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长安坊市重建时,他暗中打通关系,送出不少金银,结好低品官员和散吏。更挥舞着金银和绢帛,趁机结好巡城士卒,结下多种善缘,埋下为数不少的消息渠道。经过多年的谋划,贾科不说手眼通天,却也差不多了。如此一来,方能在夏侯氏紧闭城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