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90 (第3/3页)
日为天子完婚。比起桓容的冠礼,司马曜元服称得上寒碜。并非指典礼规模。一国天子,象征着晋朝的颜面,哪怕是个不折不扣的傀儡,元服程序也不能疏漏半分。相反,为彰显正统国威,更要办得隆重,不让强邻小看。事实如此。典礼在太极殿举办,耗费之巨、仪式之隆重,为城中百姓津津乐道。所谓的寒碜,是指出席之人。王坦之病重不便入宫,太原王氏的代表仅是两个五品朝官。谢安和郗愔倒是给了面子,却不约而同只做旁观者,对宫中的暗示一概不理,更无心参与到仪式当中。王献之和谢玄领兵北上,王彪之代表琅琊王氏出席天子元服。宫中请他站在殿前,却被他直接拒绝。借口很容易找,郗愔谢安在前,他怎好为正宾,绝不可行。王、谢士族不出面,宫中不好勉强,退一步找上殷康,结果又被拒绝。凡是顶级高门,几乎无一例外,都不愿意参与典礼之中。再退一步找上吴姓,当面拒绝不说,到头来只有被看笑话的份。实在没辙,王太后只能在外戚中找人,新皇后的父亲责无旁贷。这样的元服礼也算是古今少有。司马曜的憋屈实在难言,连之前同他生隙的司马道子都心生同情。对比自己的境况,不由得深吸一口凉气。幸亏他没争过司马曜。如若不然,今天憋屈的就会是他了。做个诸侯王,好歹在辖地中有几分实权,能过几天舒心日子。登上皇位,困在台城里,表面看着风光,实际上诸事不能自主,无异于身陷囚牢,日子实在难捱。司马道子终于看明白,没有权势军队,皇位就是个坑,台城更是无底深渊,谁进去谁倒霉。他之前是有多想不开,才蹦高想往坑里跳?元服礼后,司马曜连续两日未上朝。对此,宫中给出的解释是天子身体不适,染上小恙。朝中文武听过就罢,走过场的提了几句“请官家注重龙体”,转头就将事情抛开,依旧该做什么做什么,没有半点妨碍。说白了,天子是个摆设,有他没他都是一样。司马曜憋屈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