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9 (第2/3页)
/br>见桓石民眨眼吃下整盘炸糕,很是意犹未尽,桓容不免想起远在盐渎的桓祎,下意识勾起嘴角,令童子再送两盘糕点。“还有茶汤。”桓石民道。“诺。”童子退下,桓石民放下竹筷,继续品着茶汤。桓容展开书信细看,越看眉毛挑得越高,最后差点飞出发际线。“阿兄,”桓容抬起头,越过书信看向桓石民,道,“启程之前,阿父可同你说过什么?”“这个啊,”桓石民放下漆盏,想了片刻,道,“旁的没说,只说到仇池之后,一切听阿弟安排。”桓容:“……”“阿弟?”“阿兄,阿父的意思是,上请朝廷,选阿兄为仇池太守,叔夏兄为武都太守。”所谓举贤不避亲,当真被桓豁和桓冲发挥得淋漓尽致。人说桓氏嚣张,如今看来,貌似也有几分道理?“这事我知道。”桓石民没有半点意外,“阿父本想举二兄,可惜朝廷下旨,选二兄为竟陵太守,不日就要赴任。也考虑过几个从兄从弟,都不太合适,最终就落到我和叔夏头上。”“阿父可有其他交代?”“阿父说,如此安排,可暂时拉拢陈郡谢氏。”陈郡谢氏?桓容沉吟片刻,终于恍然大悟,不由得暗道一声,姜是老的辣!桓石民的丈人是前豫州刺使、曾在桓大司马幕下任参军的谢奕,谢安的长兄、谢玄的亲爹,就是史书记载,追着桓大司马喝酒那位。按照南康公主的话说,没有这位,估计就不会有桓容。桓伊文武全才,又擅长笛曲,号“江左第一”,同王徽之和谢安皆有私交。选他二人为仇池和武都太守,不说是神来之笔也差不了多少。桓容放下书信,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困扰多日的难题即将迎刃而解,想不激动都难。谢安固然会防备桓氏,却更要顾虑高平郗氏,毕竟郗愔官至丞相,在朝中一言九鼎。同样的,建康士族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是什么善茬。与其大费周折另选他人,期间被他人钻了空子,不如顺水推舟接受这两个人选。如此一来,既能卖桓氏一个人情,又能凭借“姻亲”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