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_分卷阅读42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22 (第3/3页)

桓济悲伤过度,卧床不起没法见人。

贾秉接到桓容书信,知晓前因后果,很快送来回信。

看到信中内容,桓容当场牙酸。照此行事,建康不乱亦不远矣。

转头想想对方所为,又立即狠下心来,你不仁我不义!这次是他运气好,下次难保会不会踩进坑里。当即修书两封,一封送回盱眙,一封送到王献之手里。

书信送到,贾秉和荀宥一同着手安排,王献之和王彪之商量之后,顺势煽风点火。

四月丁卯,建康城内忽起一阵“妖风”,一名自称大道祭酒的妖人聚贼寇三百余人,口称天子司马曜不忠不孝,气死先帝,当举东海王。

这且不算,更打起司马道子的旗号,晨攻广莫门,诈称东海王入宫,突入云龙门,直登殿阁。

守将见贼人中有一名穿着衮冕的“少年”,看不清面容,无法确认身份,难免缩手缩脚,不敢尽全力砍杀。

贼人趁势劫掠放火,待左卫将军殷康和游击将军毛安之率众诛贼,云龙门内火势冲天,贼人死伤百余,贼首竟趁火势逃窜而去。

至于诈称“司马道子”之人,并非是少年,而是身高矮小的成年男子!

这一场“民乱”来得快去得也快,完全就是一场闹剧。

彼时,司马道子出城游玩,完全不知宫中之事。待匆匆赶回,看到一片狼藉的火场,对上司马曜阴沉的目光,心中顿时咯噔一下,心知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这场闹剧留下的后遗症不小。

司马曜不孝的名声传遍建康,司马道子为避嫌,不得不上表请归封地,不受琅琊王爵位。

与此同时,郗愔接到密报,言司马曜曾秘示幽州来人,如肯助他掌握朝政,可许桓容丞相之位;台城内也得到消息,司马曜曾有“妇人不当干政,以防外戚祸乱”之类的话语。

一时之间,司马曜被架上火堆,想下都下不来,几乎要被活活烤死。

王彪之和王献之偏在此时进言,天子幼冲,当请太后临政。谢安和王坦之表示赞同,郗愔却竭力反对。

“天子幼在襁褓,母子一体,太后故可临朝。今上年出十岁,知晓政事,臣子可辅,岂可指人君幼弱,以太后临朝!”

双方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