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18 (第3/3页)
战。既然应征拿饷,自要战场上见真章。立功才能升官,升官才可封妻荫子,继而兴旺家族。再者说,大家一样操练,一样比武,别人勇往直前,自己临阵退缩,一顶“懦夫”的帽子扣上,同乡、同族都会被带累!这样的事没人能够做出,也万万不能做出。“不是桓使君,家人能吃上饱饭?族人能有一处安身之地?甚至开荒种田,经营坊市买卖?”“我等既然投军,自要报效使君!”“不思活命大恩,岂是人子所为!”在贾秉和荀宥等人的推动下,幽州上下尽知桓使君而不知晋室,如果哪天桓容兵指建康,将兵百姓都会眼也不眨一下,抄起兵器跟着使君进发。战旗所指,管你是不是皇族宗室,管你是不是士族高门,统统都要趴下!豫州刚入治下不久,固然有尚武的风气,民心依旧有所保留。贾秉向桓容建议,无需将州内官员全部撤换,以免造成人心不稳,可以一点点向内掺沙子,从幽州的豪强士族,到随袁峰投效的袁氏旧人,均可向州内安排。“三方角力,自无暇生出他念。明公只需稳坐棋盘,执棋落子即可。”之所以敢这样安排,全因豫州地理位置特殊。东临幽州,西接荆州,南靠江州,三面都是桓氏势力,州内官员想生二心另谋他主都不可能。除非向北跑。而以为目前秦氏和幽州的关系,十有八九前脚刚投,后脚就被绑成粽子押回来。投靠氐人?这个念头压根想都不用想。未曾出仕也就罢了,但凡能被朝廷选官,皆有家族为根基,舍弃家族投靠胡人,祖宗都会被气得从坟墓里跳出来。没用太长时间,豫州的形势渐趋平稳,纵有一两个不平的声音,也没溅起多大的水花。这让等着看热闹的某些人很是失望。所谓的“某些人”,既有与桓容不睦的对手,也有桓熙桓济等同父兄弟。每每想到这里,桓容都觉得费解。要说看不清形势,未免有些牵强。可以家族为先的当下,如此数鼠目寸光的确让人无语。难怪历史上会联合桓秘加害桓冲,最后事败被流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