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91 (第3/3页)
领,何愁生计!”男子抖着书信,四周尽皆沉默。事实上,他压根不识字,信上的内容是旁人说于他听,用了一日一夜死记硬背,方才能顺利出口。人群中,两个穿着短袍的男子暗使眼色,彼此点了点头,悄无声息的退走。建康城貌似安宁,实则暗潮汹涌。一旦城中生乱,百姓必当四散逃离。比起扬州等地,幽州的地理位置不占优势,只能从其他方面下手,让城中人晓得,若是去了幽州,生计不成问题,肯下力气就能养活一家老小。这么做的确要担一定风险,会提前引来士族高门和地方大佬的注意。然而,以贾秉荀宥等人的分析,此事不得不为。桓刺使表示理解。闷声发大财固然好,该出声时也不能含糊。如今的世道,扮猪吃老虎未必管用。说不定入戏过深,予人可欺的印象,没等张开嘴,先被虎视眈眈的狼群包围,直接撕碎入腹。为达成目的,单靠商人口口相传完全不够。贾秉埋在建康的暗桩陆续发挥作用,专门寻找“劳苦大众”,捡能引起共鸣的事开口。不用多少时日,大部分船工匠人都会晓得,盱眙地处边境,商贸繁华,开荒免税,且有几千州兵保卫,比起建康也是不差。是不是动心,端看个人选择。可以肯定的是,哪日建康陷入乱局,城中百姓绝不会一窝蜂的逃往扬州。只要有一成北上幽州,桓容就能大有收获。别人搜罗金银珍宝,桓刺使专好划拉人口。有人才会希望,有人才会发展。没有人,抱着金山银山也是白搭!台城中,褚太后并不晓得,曾被她设计坑害的桓容正抄起铁锹,准备挖建康城四角。听完大长乐回禀,知晓司马昱的打算,褚太后放下道经,沉吟良久。殿中幽暗,白日里仍点着三足灯。火光摇曳,人的影子在墙上扭曲拉长,带着说不出的诡异。“阿讷。”褚太后终于开口,“将消息透出去,让乌衣巷和青溪里都知道,官家无意立皇太子,并要召大司马还朝。”“诺!”“另外,让人给幽州送信,看看南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