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第121节 (第4/5页)
发凑近陶守信耳朵边,悄悄说了句:“不错啊,你姑娘有气度!” 陶守信没有笑,板着脸看着眼前这一切,认真倾听着两个学生的争论。 陶南风道:“同德里虽然有着百年历史的优秀建筑,但毕竟时间久远,居住过程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范至诚刚才只说了三样,除了他说的那些,我还能补充两点。 第一,围合式布局没有充分考虑江城冬冷夏热的气候特征,里分内部空气流通不畅;部分建筑坐东朝西、坐西朝东,采光不好,居住舒适度大打折扣。 第二,早期建筑没有考虑电线铺设的问题,导致巷道两侧电线似藤蔓一般密布,影响整体观感。” 范至诚听她讲得十分透彻,奇怪地问:“既然你知道同德里不适合居住,这毛病那毛病的,为什么你还要提议毛巾厂新宿舍楼要照着同德里设计?” 陶南风冷冷地瞥了他一眼:“请你注意听我说话,我刚才提议的,不是说照搬同德里,而是在设计中考虑与同德里的建筑特征保持一致性。什么叫建筑特征,你知道吗?” 范至诚没有说话,但脸色却由红转白。 陶南风继续道:“我记得黄主任在课上曾经对我们说过,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本着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 黄家发连连点头:“是的。” “传承,从来就不是照搬。 同德里曾经繁华过、高调过,地方志上记载着当年建成之时,引来无数江城人参观,巷子被人群挤满,热闹非凡。 同德里的建筑设计将西方两层联排别墅与京都四合院相结合,这在当时是非常大胆的一次创新,引来同行们热议,被评为: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完美的艺术品。 但随着时间流逝、一代又一代人居住、改造,问题便渐渐突显。规划问题、朝向问题、造价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再做设计怎么能够照搬? 所以我提议,保留部分建筑特征,以保证与同德里风貌相似性,这样更有展示度,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江北的建筑。 但是,具体的层数、户型、平面规划,肯定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认真设计,尽可能地满足职工需求,让建造出来的住宅舒适、宜居。 所以我的意思,便是提取同德里的部分建筑符号进行传承,让建筑外形更有艺术性、更有个性,但在户型平面的设计上则要大胆创新,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陶南风话音一落,黄家发的职业病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