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4 (第1/3页)
就得雇人,再加上他们请人的时间不凑巧,正好赶在农忙时期,工钱要比农闲时高上几分。不过现在农忙即将过去,工钱倒是降了下来。由于工期很长,钟家这次便不包饭,只提供热水,当然,工钱往上提了一点。他们倒是挺乐意,都是河湾村人,回家方便得很,自家供饭,还能省点钱,钟庆然想建的是青砖瓦房,院子里也以青石铺地,这花销可不小,现在他暂时不能拿出这么多钱,便折中一下,优先建几间正房,其余的可以慢慢来。同时开工的还有位于宅子后面的工坊。这个就简单多了,工坊不需要那么讲究,泥瓦房足够,重点在于地方要够大。庆和坊生意一直在稳步扩张,不是平阳县消费能力有这么强,而是外来订单在逐渐增多。一年下来,庆和坊名气已经打了出去,附近州县都有慕名而来之人。韩掌柜如今是平阳县日子过得最舒服的掌柜,他只需坐等生意上门便成。当然,作为一个称职的掌柜,他也发挥了他的才能,要不然要他这个掌柜何用?韩掌柜如此,也是基于钟家的策略。钟老爷子和钟庆然,目前都没打算把庆和坊开到外地去。一个是合适的新掌柜还没有培养出来,另一个则是,钟庆然更愿意把庆和坊做成一个招牌,将由庆和坊工坊出产的货物大量销往外地,这样省事多了,能免去家人每年都要跑到外地去查账的辛苦。大周朝交通可没有现代那么发达,坐马车走几天,恐怕屁股都得被颠坏了。总而言之,出远门更多时候就是在受罪。钟庆然哪里能放心年纪一大把的钟老爷子独自出门?反过来也一样,钟老爷子也不可能放还没成年的钟庆然出去。现在这样是最好的,钱照赚不误,还不用那么辛苦。不过,这样做也有弊端,只要哪个地方有铺子进了庆和坊的货,那庆和坊基本与那个地方无缘。生意吗,讲究口碑,正牌铺子开起来之后,这不是断人财路吗?其实,钟庆然这么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钟家力量还是太过薄弱。在平阳县,有傅掌柜背后之人罩着,庆和坊一直顺风顺水,偶尔有点波折,也很快被解决。到了外地,钟庆然可没有那么大脸面去求,况且,又不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