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咸鱼三嫁 第170节 (第2/4页)
年幼的皇子的支持者,在里面上窜下跳,被众大臣一致唾骂道:“举荐皇幼子,实属居心不良,难道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当那背后的摄政王吗?凭你也配?!” …… 第三天时,战火已经烧到了几位宗室亲王身上。 有人检举英王性格暴戾,素喜肆意打杀宫人,品德有瑕;有人又说泰王对皇上毫无敬畏之心,皇上病重,他不但半点不伤心,还在府中饮酒做乐,有大不敬之举…… 最后,没有被推出来批判的就只有景王和宣王。 只是景王性子一向懦弱,没有主见,王府里都是景王妃说了算。 虽然也有人举荐,但基本也就是景王妃母家的人,根本不成什么气候。 至于宣王,他一向懒散惯了,是个富贵闲王。 举荐他的人是觉得宣王的性子温和仁善,若是宣王能继承大统,他们这些做朝臣的在一个仁慈、性子好的皇帝手底下做事,总比跟着一个性子狠辣强势的皇帝来得好。 这也只成武帝做下的孽。 他杀大臣杀的实在是太狠了,以至于大臣们选新帝的时候,都希望能选一个脾气好的性子和善的。 满皇室挑来选去,也就是宣王性子最好。 至于宣王无心政事,那也不是什么毛病,政事上不是还有他们这些老臣吗?! …… 每□□堂上最新发生的情况,萧峄都会在信里写。 苏妙卿看着那些推荐宣王大臣们的言论,心里直想笑。 说的那么冠冕堂皇,其实不就是想要一个傀儡皇帝吗?! 自古皇帝与朝臣的关系就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若是主强则臣弱,若是主弱则臣强。 这些大臣们在强势的成武帝手下被压得狠了,现在想要造反,给自己选个好控制的新皇帝。 …… 第四天时,情况更加的复杂了。 朝堂储位之争尚未平息,礼藩院传来消息说土蕃国大国师带着公主前来大邺朝拜,不日便会抵达。 土蕃国与大邺这些年常有领土纷争,新任的土蕃国国王又是个极有野心之人,对大邺虎视眈眈已久,他早不来人晚不来人,偏偏赶上大邺朝堂最混乱的时候来,明摆着不怀好意。 这个消息让本就激烈的储位之争,越发的急切起来。 若不快些选个新太子出来,一旦土蕃人到了,大邺群龙无首,岂不是自曝其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