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5 (第2/3页)
既然为逍王服务,便自动被打上逍王印记,除非暗中反水投靠其他势力,否则难改世人这种印象。长史和大管事等一应官员都是建元帝亲选,且不说能力有多出众,最起码都能胜任各自职务。纪世烨从没想过将这些人全部剔除,这不现实,帝王猜疑心重,他真要这么做了,指不定建元帝怎么想,保不齐会以为他有什么图谋。纪世烨不想无故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并非他惧怕建元帝,而是不想用这些去考验帝王亲情。这世上感情千万种,却没有哪一种不掺杂任何水分,绝对纯粹。那些为名为利,把子女当货物看的先不算,就拿看似一心为儿女计的父母为例,长得漂亮的,乖巧讨喜的,聪明能干的……有某一方面优势的孩子,明显更受父母长辈喜爱,虽则是人之常情,但也从侧面证实了上述所言。结果显而易见,即便身在平民百姓家,亦不存在无缘无故的爱,皇家更是,纪世烨能顺利长成,不排除帝后的功劳。有人关心,总比断情绝性,孤零零一人要好,纪世烨可不想当个皇子都闹得跟帝王一样,成为孤家寡人,那样活着也忒没意思。秉承此等观念,纪世烨在逐步收拢逍王府权力后,并未过分削弱长史大管事一系官员力量。当用则用,能收拢最好,不愿意绑上他这艘战船的,他也不强求,直接分权,或者调派到不那么重要的岗位上即可。当然,培养嫡系势力更加势在必行。五年下来,纪世烨手上能用的人手不下百人,多半都是二十上下的年轻人,从文从军从商的人都有,明面上那些直接借助逍王府之势,光明正大涉足相关行业。从军之人受益最大,逍王在军中势力再弱,名义上北漠之主没跑,将底下人送进部队,稍微历练一二,当个掌管十人八人的低阶军官,不过是顺理成章之事,连说都不用说,看在逍王面上,便不会让他们长久当个小兵。从文的不好办,纪世烨最多就是在他们考上功名之后,令他们升迁更为容易,这之前,他顶多提供一些寒门子弟轻易弄不到的科举资料,更多还是靠他们自己。从商的则撒往各地,纪世烨给予他们启动资金后便放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