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0 (第2/3页)
些似是而非的糊涂里。她未必是全然偏向秦国公的,但是碍不住秦国公抓住了她最脆弱的一个私心——李承祚未立中宫,亦无子嗣。不立中宫的原因宋璎珞摸不准太后知道多少,说她全然没有概念,宋璎珞根本不信,如果说这个还能让太后拿出宽宏大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话,无嗣一事,就足够让太后如坐针毡了。无嗣的皇帝都没什么好下场——前朝的几位要么死在了宠妃裙子底下,要么死在了宗室的你争我夺的烂泥潭子里;再上来的那位若是个明君懂得料理这天下也就罢了,偏偏爬上来的那些个玩意儿与翘辫子的前辈们半斤八两,折腾不了两年就亡了国。宋璎珞从这个角度一想,觉得自己也能理解太后,说到底,太后对李承祚还算不错,也能被叹一句可怜父母心了。太后说一不二,下了旨意,转天就要出行。宋璎珞只好第二天一早就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奔赴了玄天观。贵妃出行不能太高调,但是既然接的是未来的皇后,就也不能太低调。净水泼街黄土垫道,前面是开路的御林军,后面是跟随的十里仪仗。宋璎珞办事小心,在这个非常时期,即使影卫忙的手脚朝天,依然谨慎的抽了一队,分列左右,专门负责自己出宫的护卫。京中百姓不知道这是哪位贵人出行,但是这夸张的架势不是每天都有的热闹,因此早就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将路堵了个水泄不通。宋璎珞对此哭笑不得,也不敢露头儿,又吩咐御林军开路时不得扰民,也正因为此,到玄天观的时候,比预计愣是晚了一个时辰。玄天观是国教,子虚道长在京时,作为大虞的吉祥物儿,总是要杵在此处道貌岸然地当个尊者为天下祈福,宋璎珞想着昔年在江湖上游历时碰见的那个老叫花子,不由觉得万事皆有造化——谁能想到当初那个坑蒙拐骗的老头儿能有如今之运,谁又能想到当时那不靠谱的老头一同带来的年轻弟子,就是如今的帝王。宋璎珞想到李承祚,心里莫名一揪,那年江湖相逢,自己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毛丫头,李承祚是个在京中长大不知江湖险恶的少年,那时华山掌门的寿宴上其实还出过一个插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