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5 (第2/3页)
岛来,据苏联方面说,这一方面是为了尽快磨合,另一方面也免得太平洋舰队的官兵一到冬天就没法出海,因而荒废宝贵的训练时间民族自尊心的伟人认为斯大林是想借此为租借青岛港投石问路,自然不愿同意,但在目前抗战即将进入转折点的关键时期,若与苏联人过早闹翻的话,对于中国来说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为此胡卫东本着“两害相权取其轻”想出了一个主意,苏联人既然理由是要过冬,那么只要是一个可供苏联红海军太平洋舰队停泊补给的不冻港就行了,不一定非要青岛,不过考虑到军舰维护需要专门的设备,目前中原边区除了青岛也就只有一个港口符合条件。那就是昔日北洋水师的大本营威海卫军港。…甲午战后,英国通过,从清政手中强行租借了威海卫。1921年12月。北洋政代表在华盛顿会议上提出归还各国在华租借地的要求,此后中国政便就威海卫租界问题与英国政开始了长达8年的交涉。1930年10月1日,被英人强行租借32年的中国海港威海卫终于回归中国。然而这次所谓的收回并不彻底,英国的军舰依然可以在威海卫军港自由出入。而威海卫由英国人修建的船坞等各种设施也依然为英国人所有。历史上要等到1938年底,英**舰才被身为侵略者的日军彻底逐出了威海卫,怎么看都有些讽刺的意味。而即使在这个时空,胡卫东也同样是让日纵冒充鬼子将英**舰吓走,虽然多少存着一点挑拨英日关系的心思,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中国实力不济英国经营威海卫几近半个世纪之久,港内的各项设施都相当完备,虽然炮台在威海卫“归还”中国之后不久便很快被全部拆除,但军用码头与修造船厂等一些基本的设施却还是一直保留至今。而由于这个时空英国人是仓惶退离,因此这些设施没像历史上那样遭到拆毁,足以让规模其实并不算太大的苏联红海军太平洋舰队部分、乃至全体进驻,并提供基本的补给与维修服务。当然,与先天条件得天独厚的胶州湾相比。威海卫还是差了一点,而且作为一个军港,相应的设施也没青岛齐全(注1),并且光复之后还遭到了日军多次空袭而被严重破坏,但前者对于一直渴望在远东获得不冻港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