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16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69 (第3/3页)

卵也不完全是坏事,至少他早就定下的一个计划正好可以实施了……

“高敬亭同志,东北条件艰苦,并不亚于当年的大别山,你要有心理准备。”,胡卫东郑重地嘱咐道。

“困难?我高某从来就没怕过。”。高敬亭抬起头笑道,胡卫东说得这么可怕,他心底里是不太相信的,当年在大别山,最艰难的时期是几百人对抗几十万,不一样坚持下来并发展壮大了?

但当胡卫东将关东军旨在将抗联和民众割裂开来的“集团部落”政策、几乎断绝抗联弹药来源的“伪军出城时每人只准携带5发子弹”规定以及抗联内部鱼龙混杂、党的组织工作薄弱等不利因素一一列出后,高敬亭这才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这次任务真的是无比艰巨。

尽管如此,从不畏惧挑战的高敬亭还是义不容辞地接下了这一重任,“请组织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事实上,胡卫东也再找不到比高敬亭更适合这项任务的人选了,首先,资历与地位够高(高敬亭的党内地位本就不低,去东北后又提了一个档次,在党内的高级军事指挥员中仅次于朱、彭、胡三人,与叶粟平级。),足以确保获得抗联的领导权,而不致被那些教条主义者和苏联方面掣肘;其次,高敬亭出神入化的游击战术对于日后肯定长期都会处于弱势的抗联来说将会有极大帮助;最后,高敬亭的铁腕有利于将原本一盘散沙的抗联尽快拧成一股绳,而他多疑敏感的性格对于历史上多次因为叛徒遭受巨大损失、直至难以维持的抗联来说,反而是一个优点。

为了保密,十五军军指放出了参谋长兼42师政委高敬亭不幸身亡的假消息瞒天过海,而这时的高敬亭却化名高原(此后一般都用这个新名字),率领一千多人的干部团与八百余名特战队员穿过日军收缩兵力露出的大片空隙,成功地来到了已经沦陷超过6年的林海雪原。虽然因为部队规模限制,胡卫东数量上给不了高敬亭多少人马,但质量上绝对是重点保证,干部团的哪怕一个士兵,都至少可以胜任营连一级的军事指挥员或者政工,其中还不乏对根据地建设乃至宣传工作都颇为擅长的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