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0 (第1/3页)
直居高不下。但是现在产量整整翻了一倍!那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一万亩地就可以产两百万斤棉花,就是二十多万件厚厚的棉衣!产量翻倍,价格减半,省好大一笔银子!同时农户们能多赚钱了,又怎么会不种植棉花?长此以往,文景辉根本就不担心棉花不够用的!而且他不止教人种植棉花,还负责收购棉花,几乎是包教包会包种植包收购!朝廷是要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走,不像常青商会,价钱随时可以调高,跟朝廷争货源!而因为文景辉这个后勤补给的及时,现在武大他们都穿着轻薄的棉衣服,外罩厚实的棉甲,带着手套,口罩,帽子,只留下一双眼睛露在外面,穿的不多但是很暖和,不臃肿,行动之间也不耽误。反观敌军那边,上行下效,一层层克扣下来,倾国之力凑起来的五十万大军,哦,现在剩下四十万了,可是那装备还不如只有一府之地的燕军好!对不习惯北方寒冷的南方人来说,恶劣的雪天当真是一种折磨。而朝廷的军队,却全都是这样的南方人!他们很多人甚至都没见过一场真正的大雪是什么样子!被派来平叛的兵丁们,在北方的冬月里,冻得手脚发紫,身上的棉衣也不够厚实。单衣夹袄,哆哆嗦嗦,握着武器的手,都冻青了啊!看他们的样子,就别说打仗了,能不抱团取暖已经时他们这些军卒们的军纪过硬了。这样的朝廷军卒,燕王朱棣看了甚为痛心!“本王随着先帝南征北战,先帝在位之时,军备何其严谨,兵锋指处,无往不利!如今,才一年时间,就颓废如此!本王、本王愧对先帝啊!”“王兄啊!这就是那昏君的不是了!你别伤心啊!”宁王朱权拉着燕王朱棣劝说,将责任都推给了远在金陵的建文帝这个皇帝侄儿:“咱们起兵靖难,为的就是清君侧啊!”其实宁王也对建文帝心中不满了。老爹在的时候,军容军纪什么样?老爹不在了,结果又是什么模样?宁王好歹也是带过兵的人,看着也难受啊!不过没给他们多少可以抒发情杯的时间,因为,两方人马的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