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51 (第3/3页)
>…………最近灵囿动物园的动物混养颇有进展,小范围的实验一一取得了成功。这其中段佳泽的技能功不可没,他能用“兽心通”更好地掌握动物的心理变化,确认这种适应不是一时半会儿的,长期混养之下也不会出现问题。此前,灵囿动物园以种类、地域等作为分类,例如美洲动物区、澳洲动物区,还有水禽湖、散养区的各个动物区域等,如此展示动物。这是最初希望工程协助规划出来,最适合当时灵囿的发展路线。而现在整个发展路线是掌握在段佳泽自己手里,而他经过深思熟虑,又试验成功后,决心进行一个比较大的改变。那就是大规模、立体式地混养动物,取消从前的分隔空间,在混养的基础上,增加层次,使得环境更贴近自然。这就是一个改造展馆的大工程了,期间不能回避游客,一部分一部分地施工,估计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环境改造也得找更多专业人士一起设计,很少动物舍得费这么大本钱。诚然动物们是满足了,但是游客是否能接受这种参观方式,还未可知。段佳泽果断下了这个决定,因为他在和动物的交流中,就认为这是更好的豢养法,野外动物本就是混着生存在一起的。只要规避食物链上的死敌,这样的展出方式会让动物更加健康、有活力,游客也能更好地浸入参观。于是段佳泽通过动协的关系,聘请了一批人,找了施工方,分批改建展馆。好在他们一直留有备用的展馆,不至于腾不出空间安置动物。段佳泽看了效果图,挺好的,和以前的平面布置不一样,从地面到房顶都进行了设计,一个空间最多可以同时混养六到十种动物。一眼望过去,整个空间内部从上到下,就像真实的野外环境一样。不止是禽类、兽类,海洋馆段佳泽也进行了再次设计,把鱼类也进行混养,不过这就方便得多,对段佳泽来说也容易得多。最早段佳泽曾经把水族都养在一个缸里面,纯属仗着自己的天赋乱来,他那时对专业也一窍不通。后来也有少部分混养,却不是所有。现在则要正确地展示给游客看,于是段佳泽仔细分了类。其实鱼类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