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7 (第2/3页)
引还能分一杯羹,现在南郡世家全吃了,井家毛都捞不上,井桓气得吐血,于是愤而著书骂娘。——动机固然有待商榷,不过,谢茂是很赞同他“轻私节”的观念。“死有何难?一盆水一碗药一面城墙,便是朕门外的卫士,一刀就能让诸位殉国死节。”谢茂说话时略带了一点笑容,就是很明白地一种“朕在努力给你们面子,别逼朕翻脸”的姿态。这是最恰当的表态。如他这样的年纪,表现得太过礼贤下士,反而让人觉得轻佻可欺。“死了怎么办呢?史书上给诸君记一笔忠义节烈,说朕暴虐黎庶?”他笑了笑,眼中带出少年人才有的舒展与远望,“朕还未弱冠。朕若不猝死,起码治世三十载。这三十年里,朕但凡做一件丹青所眷的好事,你们的鲜血就变得毫无意义。”“朕登基就平了陈朝,朕完成了太|祖太宗心心念念百十年的愿望,朕让天下一统。”“朕是并陈入谢,让玉叶重圆的帝王。”谢陈两朝分裂之前,皆同出一源,故朝舆图形若玉叶,所以谢茂说玉叶重圆。“逼死了你们,朕仍旧是千秋彪炳丹青赞颂的圣明君主,你们除了史书上短短的两行字,还剩下什么?”井桓沉默不语。在他身边的大儒常笃则反驳道:“还剩一腔忠义之气,常在天地!”“好,先生忠烈,堪表后世!”谢茂给他鼓掌喝彩,又问他身边的大儒鲜伯珍、井桓,“两位也如常先生所想,要留一腔忠义之气于天地后人?”鲜伯珍脾气比常笃还暴躁两分,只是这些天|衣飞石一直礼贤下士,凡事都召了他们三个陈人来商议,听取陈人意见,并没有肆意使用刀兵镇压,他也确确实实在这个临时民部,为本地陈人争取了许多福利,所以,他很珍惜这个入幕的机会,一直憋着没吭声。现在谢朝的皇帝鼓掌讽刺常笃,还点名问他敢不敢死,他眼皮一翻:“死则死耳,何必多言!”井桓本心是不想跟谢朝对着干,陈久芳都投降了,人家皇室都归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