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随死殉_分卷阅读27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76 (第3/3页)

对这几个人没什么印象,想来前世不是死在了秦州之战,就是被谢芝杀衣尚予时一锅端了,没活到谢茂掌权的时候。

倒是被衣飞石拉扯进来共同议事的三个陈人,谢茂全都认识。

一见面就僵住了。

这三个陈人也没想过议事主席上坐的人,突然就从谢朝的西北督帅变成了谢朝皇帝。

以他们在陈地的身份学识声望,哪怕是衣飞石也不想太过得罪,客客气气地招他们入幕,也仅是咨询陈地安民之事。办差时双方都很客气,你施礼,我还礼,言必称先生、督帅,气得发狂了也顶多皮笑肉不笑地说一句,再议。

这谢朝皇帝突然往正堂上一坐,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见了皇帝,你磕不磕头?

按道理是应该磕头的。陈朝皇室太孙陈久芳都屈膝投降、宣布归制谢氏,已经亡国的陈人凭什么不磕头?

可这三个陈朝大儒都直挺挺地站在堂前,只朝谢茂躬身作了个揖。

堂中气氛瞬间紧张了起来。

衣飞石的五个幕僚中,有仰慕三位陈朝大儒人品文章的,也有议事时撕过几场怀恨在心的,然而,不管是想解围还是想落井下石,这时候都没人敢吭声。

因为没人知道眼前这个年轻的皇帝究竟是个什么脾性。万一弄巧成拙呢?全身为上。

谢茂没有表示,银雷就知机地没有出声训斥。短暂的沉默之后,谢茂看向站在右首的矮胖老头儿,说道:“朕少时曾拜读银机先生所著,先生谓‘轻私节而重社稷’,何解?”

他挑了陈朝三人中,心思最灵敏,做人最老练,也最会刷名声的柏青派党魁井桓下手。

井桓是柏郡本地大儒世家井氏出身,他的父亲井圭老先生曾任太子太傅,唯一呕心沥血教导过的学生就是天昌帝。不过,井圭后期与天昌帝政见不合,愤而回乡治学,倒成了儒家柏青学派的创始人。

井桓是井圭次子。

他的大哥井权也是个牛人,年轻时走鸡斗狗素行无忌,从来就没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