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1 (第2/3页)
心思?而那种心思一旦滋生起来,又有周围诸多人不断的往里头丢柴火,令这种心思越发的像是火焰一样,在心头再也无法浇灭。直到此刻,纵然他们都知晓自己的老父即将去世,如果他们快些赶过去,或许就能见到老父的最后一面。可是,他们都不敢。不是不想见,是不敢。他们唯恐见到了老父,就要被老父逼着立誓,令他们不可觊觎侄子的皇位。可是,事已至此,他们中的哪一个人,又肯放弃,又能放弃?纵然他们一时糊涂愿意放弃,他们的周围,都会有一群又一群的人前来劝谏甚至是死谏,令他们不得不继续不久后的那场大业。他们的身后,已经站了无数等着他们大业成了之后为官做宰得到爵位的人,他们,无路可走。然而,父子天性犹在,圣人硬撑着不肯死去,非要等着三王去见他最后一面。三王在长安城外徘徊数日,终是不能不顾天下人言,往长安去。紫宸殿内,元朔帝甚至越发的不清醒,每日沉睡时居多,清醒时候少的可怜。每每醒来,一问太孙,二问三王,三……就是令太孙切不可让昭宁侯回长安。诸宫人心中不明,圣人记挂着太孙与三王倒也罢了,昭宁侯不过是圣人的皇孙之一而已,纵然出息些,又有甚可这般记挂的?唯有郝善心中明了,圣人喜爱昭宁侯,初时是因其相貌,真真是像极了彼时年幼的太子,待得后来,昭宁侯渐渐长大,孝顺知礼却又聪慧无比,通透豁达,圣人喜欢昭宁侯,却是喜爱昭宁侯本人,而这喜爱之中,还透着一丝可惜,可惜昭宁侯为何不是太子的嫡长子?可惜即便昭宁侯不是太子的嫡长子,却也该是太孙的亲弟弟才是。如此,这天下将有福焉,而昭宁侯也不至于小小年纪就不得不远去边境,做那等杀人搏命之事。圣人心中,是在心疼昭宁侯,也是在可惜昭宁侯。毕竟,对圣人来说,这天下如今只能是太孙的。而这天下既要给谢含英,因敬王之故,谢远此生,年幼为质,少年征战沙场,青年时因其父亦不会得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