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流放后我帮夫君金榜题名 第59节 (第5/6页)
——”姜婉宁实在?为难,“三娘你要是这?样说,当初我在?陆家村时?,你难道就没照顾我吗?你要是一定这?样,却是伤我心?了。” 无论?是樊三娘还?是姜婉宁都没存坏心?,可两?人各有看法,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她们只能各退一步,姜婉宁留下?二?两?,当做大宝的伙食费,樊三娘也不许再提加钱的事,双方都高兴。 后面两?日,便?到了巷子里邻居报名学堂的时?候。 姜婉宁记了一整天?的名字,最后一数,竟足足有四十二?个学生,可比她之前在?京中偷看过的学堂里的人数多了数倍,幸好她打得桌椅够多,不然还?真坐不下?这?么多人。 转眼又过了两?天?,平山村的猎户们都在?塘镇安定下?来,已经跟着?送了两?天?的货,基本熟悉了整趟物流的流程。 那些本不忿的短工们见了他们模样,在?悬殊的武力差异下?,便?是有再多不满,也只能夹着?尾巴咽下?,等做完最后一天?工,除非改做长工,不然再没这?样轻松赚钱的活计。 至此?,物流队就算组建好了。 而程嫂娘家也把订做的桌椅和书柜送来,程嫂的爹做主,又给?添了十把椅子,只当是送给?学堂的,不收钱。 当仓房大门?被打开,年轻力壮的汉子们帮忙往里面搬桌椅的时?候,大半条巷子的人家都走了出来,他们手里牵着?自家孩子,在?他们耳边说道:“快看呐,这?就是你以后念书识字的地方。” 第48章 姜婉宁不?欲惹人耳目, 便也没办什么学堂的开班仪式,就连学堂都没起名字,提起来只有巷子里的邻居们明?白。 开学第一天, 学堂内外行人往来如织。 来识字的孩子大小都有,最大的有十五岁, 最小的仅有四岁,但许是因为头一天进学堂的缘故, 这些孩子还算乖巧,没有站出来惹事的。 项姐姐早上送儿子来时,也是带着女儿一起的, 叫她?那女儿跟姜婉宁见了个面, 想等学堂稳定一些了再入学。 正好姜婉宁这几天要把剩下孩子们分一分, 恐也没法对某一人单独分出精力, 很是爽快的答应了。 项家的姑娘今年八岁, 长得?灵灵透透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