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50 (第3/3页)
还说不是父子,这种感天动地的真情,真不是一般的人比得上的。沈明洲的忆阻器芯片研究不算顺利。要在纳米级芯片上,实现光量子计算机同等级的光子控制,挑战的不止是思维能力,还有生产线的加工能力。最初,他想做出设计图,交给怀恩和Type的联合芯片生产线制作成品。在摧毁了一堆耗材之后,詹姆斯将沈明洲的忆阻器芯片设计图发给美国生产线,仍是获得了相同的结果。现有的设备情况下,他们无法完美实现沈明洲的设计。世界级芯片厂商都为之感到为难,只能尽力利用北极星的一套生产设备,给沈明洲做出了忆阻器芯片所需的部分元件。于是,忙碌了许久,沈明洲的伟大实验,最终走上了光量子计算机相同的道路——电器元件占满桌面,反复测试内部元件性能,再去考虑纳米化。光量子实验室的测试元件越来越多,计算机占满了实验室,忆阻器占满了实验桌。连英才每天帮忙记录沈明洲的试验进度,转过头就能跟伏光耀汇报情况。然后,在忆阻器原始模型可以实现30个光量子比特信息处理的时候,伏光耀终于拆除了干涉处理器,将沈明洲的量子忆阻器装上了光量子计算机。两大实验项目,终于实现了对接。他们第一次测试,就顺利完成了指定计算。连英才在旁边记录数据,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才两周时间!沈明洲用了两周做出了完美替换干涉处理器的忆阻器原始模型,并且设计出了完整的忆阻器结构!如果不是生产设备落后,仿佛沈明洲马上可以制作出量子忆阻器芯片,实现光量子计算机商用化似的。他在这儿诧异惊叹,伏光耀却皱着眉看沈明洲的设计图。结构并不复杂,运用了当前通行的各类功能层模型,然而精度要求过高,完全超出了生产设备的制作极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