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47 (第3/3页)
这篇基于真空零点能的论文。米勒肃然起敬,“你变了,你再也不是那个刻板纠结的哈苏克了。伙计,我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快给威廉通过吧。”“我早就通过了。”哈苏克研读论文数十次,实验室徘徊好几天,也只有米勒还有心情在中国游山玩水搞代购。他说:“这不是一般的科学幻想,但不是什么痴人说梦,按照威廉.邵和沈明洲提出的观点,这是理论上可实现的不可行研究。”新一期封面刊登了邵炼和沈明洲的论文。量子大时代的加速器研究论文,给所有量子应用研究者当头一击。他们还在探讨真空零点能是否存在,表现形式,实现方法的时候,竟然有人已经开始说“哦朋友,我已经基于真空零点能设计出了超强量子推进器了”。匪夷所思,跨度极大。翻开期刊时,他们都止不住思考:你们在设计之前都不先考虑证明一些真空零点能吗?!然而,详实深奥的论述,让读者放弃思考。最终视线落在了并列一作的两位以拼音为名的作者身上。很好,邵炼。不错,沈明洲。当邵炼的名字从通讯作者变成了第一作者之后,他和沈明洲的第一次合作,就令人无话可说,闭嘴惊艳。因为这是创造出全息手机的研究者。他们并没有长篇大论的宣告全世界:我们掌握了制作出真正全息的方法。而是直接跳过了证明步骤,走入应用阶段,把手机都给做了出来,让中国率先走入了手机全息的时代。这样的进程,与他们发布论文的行为何其相似。简直是在向全世界宣布:抱歉,我们不想证明真空零点能,我们只想利用它。一口淤血凝聚于胸中,量子物理研究者总算感受到了十多年前各大领域研究者受过的沉重打击。是的,没错,这种嚣张狂妄的行为确实是威廉.邵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