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3 (第2/3页)
尖在令牌纹路上徐徐描摹。手令上还带着淡雅的杜鹃花香。他把手令贴在胸口,神情是难得的柔和。只是这柔和中存了一点困惑,好像连他也弄不清楚,他胸中这团没来由的柔和,究竟是因为什么。耳畔遥遥传来一段对话,好像是被风从遥远的过去吹来的,声音茫茫的,听不很真切。“……常兄,你以为,何为正道?”与他对话的少年坐在他面前,身着半旧而柔软的宽袍大袖,端庄地正襟危坐,一板一眼地答道:“人间正道,天下为公。”自己抬起袖子,彬彬有礼地作出“请饮茶”的手势,再问:“正邪何来差别?”对面的少年捧起热腾腾的茶杯:“正道只得一条,道阻且长,邪道千千万万,道易且短;正道求的是天下太平,邪道求的是独善自我;正道大道朝天,宛如中天之日,坦坦荡荡;邪道前途未卜,宛如万古长夜,执炬而行。”少年顿了顿:“……虽说世人认定,正邪之间,水火难容,但在伯宁看来,道皆为道,本质没有高下之分。”记忆里的自己笑了一声。那个时候他还知道该怎么笑。他问:“常兄是否将邪道想得太过理想?”少年不避讳自己的天真,坦然且虚心道:“这只是伯宁愚见,难免浅薄。”他并不作答,只是温声安慰道:“浅薄是当真谈不上的,常兄莫要妄自菲薄。你不看重正邪之别,既是好事,也可理解:你有个剑走偏锋的师父,还有个有‘道邪’之称的师弟,潜移默化,难免有些影响。”常伯宁笑道:“师父与如故又是不同的。韩兄要是拿这个问题问师父,师父定然会说,只要不肆意为祸,只修持己身,那么三道之异也只存于偏见之中;如故则会说,吾即正道,与我不同的,都是邪道。”二人相视而笑。对石榴树上的青年而言,这段记忆清晰异常。……不明缘由的清晰。鼻端拂过青草淡香,天边浮过一抹淡云,一切都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