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初第一太子妃 第46节 (第1/4页)
她细心把那一叠纸舒捋整齐, 递到?朱标面前?。 朱标合起手里正捏着的《资治通鉴》,翻阅自家太子妃特有?的, 以横写格式所著之书, “论早稻与双季稻的种植之法?” 雪白纸面第一行的标题,已经深深吸引太子殿下的注意力。 他?虽未曾在国子学就?读, 没有?修过那里的农桑课,可于农桑之事, 他?有?专门学过,也年年跟着朱元璋到?别院亲自春耕。 常乐搓揉僵硬的右腕,“相比于其他?,这应当更能解你的燃眉之急,也更具备操作性?。” 据记载,双季稻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的岭南地区,可直到?清朝康熙皇帝亲自发现早稻,才真正得以落实、推广。 在康熙朝之前?,北地多?种小麦,小麦产量远低于水稻,北方百姓多?依赖南方的水稻收成。 而南方虽也有?双季稻,可在这会,所谓双季稻的第一季稻都是糯米,糯米口感?微甜,食多?难以消化吸收,且产量也远不如可以作为主食的粳米。 康熙通过一株长势极其剽悍的水稻,经过培育,发现可于二月种植,四五月收的早稻。 这样的变异早稻,首先解决北直隶以北,天津、北京等?地因气候寒冷,冬季早临,而无法种植水稻的困境,又?解决南方第一季稻都是糯米的问题。 其实,可于二月种植,四五月收的早稻,早有?出现在南宋文人周去非所撰写的地理名?著《岭外?代答》一书。 故,明初在北方推广早稻,在南方推广双季稻,完全具备可操作性?。 只要派人至岭南地区寻回那变异早稻,加以培育。 至于为什么之前?没有?人发现,谁也不知道原因,可能是没人往那方向综合细究? 朱标捏着纸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过去,北方早稻,南方双季稻,粮食产量将大大提升! 那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指日可待! 常乐起身拎来水壶给自己和他?的杯子里都添了水,“其实,高产的当属玉米、番薯,可惜那是海外?物种,我们暂时没有?。” 似乎是要等?嘉靖时期,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那时候才会传进来。 朱标略略分出些心神,“海外??那暂时是没有?办法。” 洪武四年,朱元璋正式颁布禁海诏令,濒海民众不得私自出海。 他?主要是为防范乱党与海盗滋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