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8 (第2/3页)
民同乐,那还是得办点对百姓有好处的实事。”萧止戈也正是如此作想,只可惜光禄寺这班人,在邺京见惯了繁华过惯了好日子,哪里知道什么是对百姓有好处的实事。呈上来的章程不是在冬节当日万炮齐响以彰国力,就是要九十九座画舫游运河,沿途以鼓乐庆祝,与民同乐。全是些空有其表的法子,劳民又伤财,实在一点好处都没有。“他们就是日子过得太舒服了,半点不知百姓疾苦。”萧止戈不悦道。安长卿戳戳他下撇的唇角,笑起来:“咱们以身作则,做出范例来。等过个一年半载,他们看清楚形势,就该知道什么当为,什么不当为了。”萧止戈勉为其难地点点头,其实安庆帝一朝留下来的官员他没几个看得上,就是雁州官署那些老顽固也比这班人强些。只是先前已然罢黜贬谪了一些人,若是再罢,朝堂上就当真要无人可用了。因此即便是这些官员时常办些蠢笨事惹他不快,萧止戈也只能忍着。“喏喏觉得我们要怎么以身作则?”安长卿略一沉吟,问了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今岁雁州的甘薯应当收获了不少吧?”雁州从前年开始推广甘薯种植,今年雁州大部分郡县都已经种上了甘薯,四五月间齐巍写信来,还曾说过甘薯种植形势大好。算下来到这个时候,应当都已经丰收了。萧止戈“嗯”了一声。谢陵回京后便跟他详细汇报过雁州情形:“今年雁州百姓当可过个丰收年,不愁饱腹问题。还听说因甘薯产量太高,不少百姓自家吃不完,便结伴将这些甘薯运到了相邻州郡去贩卖,因价格便宜又能饱腹,倒是反响不错,连雁州军中都又收了一批甘薯做粮草。”安长卿道:“甘薯在雁州都能长得如此好,若是再往南推广种植,想来日后,百姓饱腹问题应当能解决。我觉得冬节兴许是个推广甘薯种植的好时机。”甘薯生熟皆可食,易种植耐贫瘠,产量又高,更难能可贵的是,味道并不差。若是在整个大邺推广开来,日后百姓当不必为果腹问题发愁。大邺百姓如今之所以生活困苦,大部分便是因为现下的粮食产量低,再交上高额赋税之后,剩下的粮食连生计都成问题。和平年代尚有不少饥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