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86 (第3/3页)
「我想目前首要的,便是确定他们把孩子带到哪裡。」白经国沉声说,「接下来才看要如何把他救回来。」「需要甚麽,儘管开口。」乌曼诺夫拍著白经国的肩膀,「我的兄弟,我们永远并肩作战。」乌曼诺夫这一发话,在场的众绿军也是上前一一锤了白经国的胸口,正是他们推心置腹的象徵。木栏裡的绿军营地建著凌散的木头房子,做工粗糙原始,又用许多枝叶做遮掩。营裡的佈防亦特别严谨,怒洋一看到那井然有序的分佈,便晓得这有二哥的手笔。白经国在这裡也给分配了一个木房子,与乌曼诺夫比邻而居。门前生著篝火,士兵们都在户外打猎和煮食,房子裡只有一张被褥或破布,作为临时的睡床。他们一路走过,看著许多熟识的脸孔,都是附近一带的邻里,子吟心裡便很是感慨,若然没有战争,他们不过就是和善的平民,其实这裡的所有人,都不想打仗的。是时局、政治的不稳,把人民逼到了边缘。怒洋看著一张张俄人的脸孔,却是觉著陌生,他与子吟和二哥不一样,没在这裡生活过,白毛俄子便始终是异邦人,无法由衷的为他们感到同情,他甚至觉得二哥过份深入了,渗和到别国的内战裡去。乌曼诺夫召集了所有绿军的战士,围著篝火一同坐下,与他们讲述了白经国的遭遇,惹来不少人的义愤填膺。「让我们来从长计议。」他说著,在泥地上用烧成炭的木枝划了一个简单的地图,「我们首先要知道,白的儿子给带到红军的哪个营去,我想以市集为中心,理出我们知道的红军据点,你们一一把知道的都划下来吧……」那些士兵便上前,逐一取了木枝在火裡烧焦,补全了地图,也有经常驾车巡哨的士兵,甚至把道路也划上了,乌曼诺夫与白经国仔细察看,问了士兵们各个据点的规模、车辆出入的频密度,如此,竟是理出了一点的头绪。「这一处是他们的思想教育营。」鲁辛基指著离城中心最接近的一个营地,「许多新加入的年青人都是先到这裡接受洗脑的。」「你们说、掳走白儿子的,是你们邻居裡,参加了红军的青年?」「嗯,是多哈家的米夏克。」子吟便回道。在座也有同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