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9 (第2/3页)
有的农民一同去听苏维埃的党训。沙赫昨天前往教会,也获得一本小册子,书本在这穷乡僻壤裡毕竟是稀有物,小家伙便当是额外的礼物,欢快的带回家了。子吟、怒洋坐在餐桌前与沙赫一起读诵,小家伙看不懂艰涩的政治文章,就只是按著字母练习发音。白经国照例坐到一旁去,默言不语的看著沙赫和夫妻俩互动。「二哥、怒洋……你们怎麽看?」子吟问道,他们昨天从多哈太太处听到了红军进城的消息后,二哥的脸色便变得凝重,也没有再与怒洋胡闹。「这对农民的生活要有重大的改变。」怒洋阅过那小策子,他早就听说过俄罗斯兴起的马列主义,只是这样的新政治思想,如何实行到整个国家去却是犹未可知。如今看那小策子,写著的每一条规章都是理想的、也是确实为人民出发。「只是……这裡的人可晓得为何большевик(布尔什维克)胜于меньшевик(孟什维克)呢?」「他们不会懂的。」白经国看过那单章后,却是轻轻的搁回桌上,「有许多人甚至还不认字,更何况是苏维埃、第二国际。」「说平民的资产归国家所有而重新分配,虽是一个综合美好的理想,对于生僻村落的农民,恐怕是难以接受。为何我种的作物却要给国家徵去分配给他人?」子吟也是沉吟,他与二哥一样,在此处生活久了、又亲身接触过当地的农民,便很清楚政治理想对他们来说都太遥远。伊尔库茨克这一带的农民都是在同一块地上经历著生老病死的循环,首都的政权更迭他们并不在乎,他们只关心沙皇要不要徵重税、或是军队会否来残害平民罢了。然而一旦知道自己的财产不再私有,而是都属于国家的、由军队随时徵用,这听起来好像比苛税要更糟糕了吧?子吟和二哥便在这时对看了一眼,心裡庆幸他们并没有把太多的资产带到俄国来,当时子吟的想法,是为了方便给武昇购买军备,然自从白军向平民抢掠以后,他们便刻意与当地人一样过著检朴的生活,只维持基本的用度。沙赫听著大人们说著他听不明白的话,便有些寂寞的要子吟抱抱,子吟自然的把小家伙抱到膝上,托抱著他的小屁股。「我并不看好。」白经国注视著儿子和子吟亲密的互动,说道,「这阵子你都不要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