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天下(第四卷)】(250) (第4/4页)
> 谏力阻,得了当今太后的欢心,选员补阁之时,众臣皆已推尽,俱不得旨,终以 谢于乔名上,先帝才御批简用。」 「后来太后想要送妹入宫,先帝也有纳妃之意,这位谢阁老又以娥皇女英之 例作比,上表玉成其事,赖得外廷力诤而止。」 哎呦,大情圣弘治爷还有这八卦事呢,丁二爷来了兴趣,「太后那妹妹后来 怎么样了?」 瞥了丁寿一眼,对这小子突然扯开话题有些不满,刘瑾还是回道:「嫁给刘 阁老的儿子了。」 「刘洛阳?」丁寿纳闷,呛了万岁爷的媳妇,刘健这老小子还能有滋有味地 当首辅,小皇帝的老子这么大度么。 「刘博野。」刘瑾道。 「刘棉花?!」丁寿乐了,前朝阁老刘吉屡遭弹劾,仍稳居宰辅之位十八年, 时人取棉花耐弹之意,给他取了一个「刘棉花」的雅号,再算算这位爷下台的日 子,合着是被弘治爷穿了小鞋啦。 「一样的事,两番做派,前番先帝以为其德,二遭先帝称之为顺,放眼朝中, 有几个有这番眼力手腕的。」 刘瑾冷笑一声,「谢迁这些年官当得大了,脑子也不如往日灵光,以为可以 要挟君上,永固相权,这也算利令智昏,待卸了这身累赘,怕是该清醒咯。」 「这帮老小子无事生非,想要咱们的脑袋,便这般便宜他们了?」丁寿心中 不忿,这帮人可是对他要打要杀的。 刘瑾起身,负手望天,沉声道:「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眼下咱们 爷们要做的便是:立威!」 注:明史中向刘瑾通风报信的是焦芳,明人笔记里是另一个说法:(王岳) 左右有以其事密告瑾者,瑾素与李阁老东阳有旧,重其诗文,密以韩文等所劾询 之东阳,得其大略。反正写,索性几种说法都用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