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夫君来自未来 第211节 (第1/4页)
在盂县的话……当初李兆一个举人,都能当县令! 但在京城,举人不太值钱。 主要是有些举人上京赶考,没考中的话不会马上离开,而是留在京城读书,以便三年后再战。 如此一来,滞留在京城的举人也就多了。 这些举人为了维持生计,还会找点活儿干。 再加上京城住了很多官员,他们的子孙都会读书,里面也有不少考上举人的……京城绝对是举人最多的城市。 开了这个学堂的举人,教的是一些连秀才都还没考上的人。 读了一天书,学堂里的学生开始往外走:“我明年就要回祖籍参加科举了,我祖父让我考上举人再回来,也不知道我还有没有回来的一天。” “你祖父就是说说,难道他还能让你在老家成亲?” “那是,我祖父已经让我祖母在相看京中闺秀了!” “你祖父祖母对你真好!我爹就不一样了,他是真的想让我在老家成亲……” …… 几个人说着说着,突然发现学堂门口扔了几本书。 “这里怎么会有书?” “谁的书丢了?” “这是自己装订的书吧?装订的也太丑了!” …… 他们捡起地上的书翻开。 某个茶楼,一群年轻的读书人正在讨论学问。 讨论着讨论着,他们不免说起时事来,也就是最近张知府一案。 他们并未进入官场,对晋王没那么怕,也就有点同情张知府。 不过同情归同情,他们也觉得张知府不对:“张大人应该收集证据,再写奏折参严县令,怎能如此肆意妄为?” 他们听说了一些临湖县的事情,觉得严县令该杀,但觉得张知府没必要自己动手,也不该杀娄家这么多人。 正说着呢,店小二拿了几本书过来:“几位爷,门口掉了几本书,可是你们丢的?” 这些读书人也不知道书是不是他们丢的,就只道:“你拿来给我们看看。” 等他们拿到书,就有点无语:“沉冤录?这是哪个书坊印的?怎么装订得这么丑?” “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