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汴京生活日志 第42节 (第6/7页)
从白天热闹到深夜的,咱们这样安排,就可以多做几个时辰的生意了。” 沈丽姝充满赞赏的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这样的盛会难得,大家辛苦一下,庙会期间,咱们每天的工钱再加五十。”虽然不是节假日双倍工资,但沈丽姝依然认为自己是个良心老板。 假如计划进行顺利,这个年过完,大概都不需要小伙伴们集资,她一个人就能把店开起来。 沈丽姝对此充满期待。 而小伙伴们,心情也随着又要加工资的消息直上云端。 身为母女还是有些默契在身上的,沈徐氏也立刻想到了大赚特赚的可能,立时喜上眉梢:“照这么安排,租房多花的钱,怕是不用半天就能连本带利赚回来了?” 沈丽姝笑眯眯点头,“不过弟弟们到底还小,能帮忙串菜,可不敢让他们动菜刀,到时可能还要请爹娘帮忙切菜,爹应该也快放假了吧?” 沈家旺一听自己又有用武之地,简直摩拳擦掌,“对,我比大弟他们还晚两天,不过也快了。” 沈徐氏更是迫不及待,“行,等他们回来,还让二弟带小弟,我帮你们一起备菜。” 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小老弟们寒假打工的安排,也无需提前征求当事人的决定,毕竟在高薪的诱惑下,正经人都不会拒绝的。 沈家旺和沈徐氏为了配合孩子们趁庙会大干一场的计划,第二天便格外卖力走街串巷打听租房信息去了。 外地人初来乍到,为了稳妥起见,租房都愿意多花一笔钱找牙人介绍,沈家旺夫妻既然是本地人,又是在自家附近找房源,当然无需再花这个冤枉钱,甚至沈爹要是去找牙人,对方也必不肯收这个中介费,告诉他那些屋子要招租就成了。 沈爹觉得完全没必要找中间商,他们在街坊邻居打听一圈,就能直接去找屋主本人了。 小半天功夫,夫妻俩已经看好了两家。 一家就在这条巷子里,近得在门口喊一声,那边就能听见;另一家是在后头的巷子,倒也在方圆一里内。这两间房都各有优势,最近这间因为从老爷子起就认识了,几十年的老街坊,更相熟,租金能再优惠些,来往也方便;另一家因为在巷子深处,较为幽静,房间也要宽敞些,不过两家不太熟,东家大概会要求依照市价,该多少就多少。 依着沈徐氏以前的性子,这都不用想,哪家便宜选哪家,但她现在却会下意识想起闺女的意见,最后还是没自己做决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